酬金的数额有时是通过联系人已事先商定,届时装在写着“御布料”、“御经料”纸袋中敬送。
在举行基督教葬礼时,使用教堂,事后要向其捐款,对牧师要另送酬金,纸袋封面要写上“御礼”等。
可以说非常细致、繁琐,一点斗错不得。
礼仪错了 ,往往就会被人视为无礼。
之后 ,依旧是那位年轻女子,领着带去灵堂。
在场的人都沉默着,以示肃穆。
四枫院悠也简单参拜了下,不过并没有躬身,只是点头致意。
等18点开始,僧侣进来为大家读经。
和尚念完经以后,左邻右舍和亲戚在一起用餐。
有的人家分两次进行。
一次是亲戚和单位领导。一次是邻居。
还有的人家 从火葬场回来后再会一次餐。
待参加通夜的人们走后,直系亲属轮班通宵守护在死者身旁,不断烧香。
第二天的“告别仪式”也有和尚来念经。
亲戚跟通夜时一样,坐在祭坛前面,其他人一般站在外面。告别仪式结束后,遗体在亲属的护送下送到火葬场。
四枫院悠他们这种疏远的,就不需要参与后续。
灵堂正中央是祭坛,祭坛有三层,正中间上方放着死者的黑白照片。
棺材放在前列,周围有着地藏的尊像。
两侧放着荷花灯、花篮、鲜花、水果,还有似乎是公司送来的牌子。
不过没有看到花圈。
通夜和告别仪式的摆设都一样,不过分好几个等级,用哪个等级的摆设则根据丧主支付的费用而定,与死者的生前地位没有关系。
一般男子要剃须整发,女子要化妆。
按照佛式葬礼要头朝北放尸体,称名“北枕”。
两手合掌,脸盖白布,胸上放剃刀,以除魔避邪。
有时枕边还要放一小桌,摆碗清水,并用死者生前用过的饭碗盛满饭,插上一双筷子,摆在桌上。
直到入殓前香火不断。
入殓时要给死者擦身,最亲近的遗属要给其穿上寿衣或死者生前特别喜欢的服装,棺内还要放上死者生前喜爱的用品。
看这位稻荷老先生静静躺在棺材里面 周围铺满鲜花,似乎花费也不低。
伴着读经声,大家每六个一组,上前向家属、 同事代表鞠躬,焚香香、再鞠躬。
焚香,是将香粉放入装柴火的小缸。
青烟袅袅,环绕在灵堂之中,伴随着幽幽的梵唱声,木鱼敲击声,家属泪如雨下。
四枫院悠身边就是千羽千雪,二人上前。
微微低头, 四枫院悠却是不拜。
甚至拉着千羽千雪的手,不让她拜。
按照惯例,只是拿着那个佛教都乐器,敲击了下。
“我不应该拜,你也是。”
千羽千雪微微露出困惑的神情,耳中传来四枫院悠的解释。
“自古上不拜下,哪有神拜人的道理?”
第二百零七章送魂灯笼
“拜了,他也受不起,只需默哀致意就足够了。”
周围都是凡人, 看不穿四枫院悠随手布置的幻象,只有灵堂上的地藏画像,隐约投来视线。
其实以四枫院悠如今位格,只要到场 ,亲自参与告别,本身已经是不得了的恩泽。
他这种层次神灵,仅仅是一举一动,对于凡人而言,都能改变命运。
一共两次,一次在灵堂,一次在棺材摆到灵堂之后。
二次参拜完后,通夜式到此算结束。
“请您收好,这是您的礼物。”
走之前,领到了家属准备的小礼品。
出门后,拆开看,里面有明信片里,还写着——为丈夫的去世而深感抱歉。
这个时候,还在担心怕给周围人添麻烦。
东瀛这种不给人添麻烦的礼数,有时候就显得过于疏离了。
除此葬礼之外,还需要花钱,在寺庙购买一份墓地。
东瀛人相信,不藏入墓地之中,就不能安息,会变成孤魂野鬼,漂泊无依。
哪怕是为了这点,这笔钱就必须出。
前前后后,支出家部说一笔小数目。
据统计日本人办丧事的费用全国平均为208万日元。
其中支付给和尚的念经钱为52万日元,会餐费为43万日元。
因为葬礼费用是如此高昂,所以甚至出现了葬礼险……
四枫院悠不禁联想到前世所谓的“彩礼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