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哥不是从前的三哥了(求全订)
“不好打啊。”
研究了会儿资料,吴涛这个营参谋长就开口了,“我们要面对的是那些家伙的一个装甲团,配备的竟然有T-90主战坦克。”
虽然合成营这次也把两个坦克连带着的,但上了高原之后能有多大的战斗力还不知道,而且还只能算是二代改进型主战坦克,可T-90妥妥的三代主战啊。
“有T-90?”
高城诧异了,有些没想到。
阿三的T-90具体来说是T-90S,前后加起来买了1000多辆吧。
战斗全重46.5吨,全长9.53米,宽3.37米,高2.23米,乘员三人,发动机功率1000马力左右,最大速度65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650公里。
主炮是一门125毫米的滑膛炮,主要配备钨芯穿甲弹,备弹43发,1500米处击穿220毫米60度斜放的匀质钢装甲。
除此之外就是一挺12.7毫米重机枪,备弹和300发,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16具烟幕发射器。
至于装甲则用的是老毛子的制式巴姆装甲,相当于780到81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另外还可以加装爆炸反应装甲。
作为万国牌武器装备的代表,阿三们当然不可能让所有技术都让老毛子遏制了,比如T90S的红外成像仪就买的法兰西洋鬼子的装上。
“说的是T-90S和BMP-2步兵战车的搭配,加上他们还有从美军洋鬼子那儿购买的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比我们的配备还强了吧。”
吴涛回了一句。
“那些家伙的变化也是真的大啊。”
旁边的林冻也感叹了一句,这和60年代干架的时候可是天差地别了啊。
“肯定啊,三哥早已经不是从前的三哥了,曾经他们的摩托能坐4个人,现在能坐一个连吧。”
高城回道。
林冻,吴涛几人:“。。。”
能说什么?
因为这是事实啊,比运输能力,那些家伙自称第二,全世界就没哪个国家敢说第一,一辆摩托车能叠罗汉般地载人,就问你强不强。
呼。
轻吸了一口气,吴涛这才问道,“你一点儿也不担心?”
“担心什么?我们的三代主战坦克都还没大规模上高原,他们弄上去了也就是个样子,能发挥出多少的战斗力来?”
高城耸了耸肩。
这几个家伙不知道,可他清楚啊。
十几年后很多东西都会解密的,阿三的确一直在往高原边境地带部署T-90S主战坦克,可战斗力就相当堪忧了。
46.5吨的重量很多桥梁就过不了,雪山融化会引发流水让地面变的松软,发动机动力不足而趴窝,速度大减,反正问题一堆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炎国部队没强行让三代主战坦克上高原的原因之一,条件还不适合,强行上去也是摆设,没多大意义。
“就算是能打,跑不起来也就是靶子,到时候用自杀式无人机去对付,漏网之鱼就用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招待。”
顿了顿,高城这才继续说道,“至于BMP-2步战车,我们的步战车和它们直接正面硬刚就是了。”
不是他嚣张,这是事实。
BMP-2步战车也是70年代的产物了,能和炎国刚刚弄出来的步战车打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根本就不是重量级的选手啊,BMP-2步战车战斗全重14.6吨,而合成营的新式步战车20多吨呢,装甲厚度不在一个层次。
最重要的就是火力了。
BMP-2步战车就一门30毫米口径机关炮挑大梁,而合成营这边是100毫米主炮外加30毫米机关炮的组合,碾压级别的。
最后就是软件配置,合成营的步战车顶部装有激光告警装置,配备北斗卫星天线,观瞄系统自带热成像仪等等,信息化水平甩开了十条街。
如果拿BMP-2的大哥,BMP-3步战车来比一比的话,那还差不多。
“武器装备这一块不必担心,我们要注意的是过去之后对地形这些的研究,我们毕竟第一次过去〃〃。”
高城再次说了一句。
他一直秉承着的理念也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就是总体上相信肯定能打赢,但战斗也一样重视,不会掉以轻心。
“嗯。”
林冻点了点头,“军部也把地图传过来了,我加紧研究。”
“好。”
歇了口气,高城这才继续说道,“这一战,我们就要充分发挥我们合成部队信息化的优势,尽量在远距离上打垮他们。”
三哥不是以前的三哥了,炎国部队也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火力凶残的一批。
“电子干扰和压制一定要搞起来,对他们指挥部的信号追踪也要抓紧,一旦锁定,那就用自杀式无人机去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