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四十七章 感恩戴德,进入三省! 【8】 大唐之少年皇帝 第一百四十七章 感恩戴德,进入三省! 【8】 . 李元景对曹正淳使了个眼色。
“静一静!”
曹正淳冷冷说道。
满朝文武纷纷退回队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此刻感觉口干舌燥。
他们都眼巴巴看向陛下,渴望支持自己的政见,自古皇帝采纳大臣的政见这可是光荣事情。
“朕有一计,便是让犬上作诗一首,如那科举的进士科考试,如此便不会说朕偏袒犬上,爱卿们觉得可好?”
李元景终于开口说道,他眼神紧盯着萧瑀,朝中带头反对东瀛人的便是萧瑀。
萧瑀耿直道:“陛下如何评定犬上的诗过于不过?”
他这番说话,让李元景眉头紧皱。
怪不得萧皇后屡次在龍榻之上,多次对着他低声细语请求,她这个七弟就是一根筋,过于耿直,让陛下不要见怪。
李元景此刻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萧瑀还是不曾退让。
“陛下!臣觉得,犬上只要让大殿之上过半人认同,便可!”
只见魏征开口谏言,他洞若观火,早看到了陛下的不满,赶紧开口解围。
萧瑀没有说话,只是默认了魏征的话。
李元景看着萧皇后这个弟弟,无奈摇了摇头,高声道:“萧瑀,这首诗便由你出吧!”
“谢陛下!”,萧瑀激动说道,这可是陛下恩赐。
萧瑀来到犬上面前,沉吟片刻,说道:“请东瀛特使犬上,以思念家乡为主题,赋诗一首吧!”
哗!
满朝文武纷纷议论,这萧瑀岂不是让犬上难堪吗。
人家犬上刚来大唐长安,你就让人家想家,这不是让他滚蛋吗?
仔细想想萧瑀出自兰陵萧氏,贵不可言,乃是正统的中原文化世家大族。
自然看不起夷狄,更何况东瀛这落后的小岛。
李元景点了点头,随后对着犬上说道:“思乡也好,犬上,你若没有把握便不要作诗了,学习大唐法律条令下次再说吧!”
作诗?
作诗可是最能考察一个人的汉人文化水平。
即便是房玄龄、杜如晦、郭嘉等人都不一定能够当场作诗,震服全场。
何况一个刚来中原的东瀛人。
大唐科举进士科不过收了三十七人,足见当场作诗之难。
“陛下,请让犬上一试,犬上即便丢脸也要试一试,我东瀛如今连郡县制、田赋税收制度、户籍登记制度都还未有,东瀛如今还处在奴隶社会.....` ~.”
犬上说起东瀛的悲惨,哽咽说道。
什么?
大殿之上所有人闻之俱惊,连李元景为之无比震惊。
郡县制度都没有?
中原早在八百年前,便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废分封,行郡县制度。
如今,东瀛连郡县制都没有,足见落后。
而那田赋税收、户籍登记制度,这可是大国的象征。
大唐若没有田赋税收、户籍登记制度,根本不可能从全国各地收税。
看来天皇日子并不好过。
至于奴隶社会......
中原的早在东周便已经结束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了。
顿时,所有人看向犬上只有一个感觉。
惨!
萧瑀都有些面色发红,他如此欺负一个小国,实在有些难为情。
李元景叹息说道:“你作诗吧,朕限你半个时辰呢。”
满朝文武都期待,犬上到底能否作诗征服文武百官,带回大唐先进技术。
东瀛兴衰,只在犬上一首诗当中。
犬上想起作诗师傅王绩的话,若要作诗,必要忘记所有,用心体会感情,如此才能水到渠成。
不出片刻。
犬上环顾四周,随后仰望东方,眼神穿过万里,来到了东瀛小岛之上。
看到了奈良城、三笠山顶、看到了一弯皎月。
犬上高声朗道。
“仰首望长天,
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
想又皎月圆。”
大殿寂静无声。
无人叫好,也无人叫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