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新纸放到了殿中,足足有十几堆,有一米多高,所有人都围了上去满是惊讶,好多纸啊!
他们纷纷观察起来。
这些核心大臣,个个都处理政务,对纸张十分熟悉。
“众位朝臣们评价一下这工部新制的纸张如何?”
许多人抽出一张细细观赏,还用口舔了下,试探一下,纸张的吸水性。
还有人请示陛下,用笔墨一试,这纸张遇墨之后效果如何。
李元景自然应允,看着大臣们脸上满是笑意。
片刻后,大臣们开始自顾自说起来。
“不错,此纸墨性甚好,不易变色!”
“哇,这纸竟坚韧圆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
“陛下!这纸要多少钱,可能卖给臣,臣家中子弟正需要这种纸,此纸价格、品质正好!”
“工部竟能造出这种纸张,想必成本极高,用时很久吧。”
......
郭嘉沉吟道:“此纸可以说中品,若是五百文一张,还是很划算!”
这一张纸极大,带回去后裁剪开来又能分成很多份。
郭嘉说完,立马得到众人赞同,这纸若在市面上起码要五百文一大张。
大唐一张纸的制作极为复杂,工艺繁琐,成本极高,稍有不慎便会纸张出现问题,导致一张纸报废。
武士彟则在那边偷笑,他见众人如此认真评价,这可让他暗爽不止。
要知道这样的纸张,在工部极其便宜的价格便能造出来。
“.ˇ武士彟,你说一说这一张纸成本要多少钱。”
“禀陛下!成本是十文!”
轰!
十文?
武士彟的回话,让核心大臣们震撼到无以复加。
怎么可能!
若是由书坊制造,成本少说也要二百五十文,毕竟技术、时间、成本、工序摆在那里。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
李元景看向房玄龄,只见他满是激动。
李元景又看向了郭嘉、长孙无忌等人,他们不敢置信。
最后,李元景的眼睛落在了魏征的身上:“朕想问魏爱卿,这天下士子有多少万,这天下想读书的人又有多少万!”
魏征咽了口口水,沉声道:“大唐人口共二千万人,士子占了百万,若说想成为读书人......少说也有千万!”
嘶!
所有核心大臣都倒吸一口凉气,他们立刻明白了陛下的心思。
这工部(钱得的)的纸张,简直是读书人的救星啊,如此一来大唐的识字率便能大大提高。
郭嘉、杜如晦、萧瑀、李靖、杨恭仁等人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识字率乃是其次。
重要的是这利润。
十文钱的纸,可以卖五百文,就算压价卖一百文,那都是十倍之利。
暴利!
只是,如今成本是下来了,但是产量不知道......
大臣们又听到武士彟一句话,随后全部沉默了。
“众位宰相大人,这批新纸产量是旧纸张的六倍!”
六倍?
所有人心头一震,李元景也不例外,没想到这改良造纸术如此厉害。
即便如今,大唐士、农、工、商并重。
可谁不想成为读书人?
哪一个农人、工人、商人不想自己的子孙考取功名。
若纸张又便宜,质量又好,岂不是能够大赚特赚?
小小的大唐水师又怎么养不起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