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他已经想好了。
如今朝中大事乃是棉花纺织的问题。
这件事情还需要一个带头人物。
就像兴建泾河大坝,需要李冰、郭守敬、郑国。
李元景进入了“历史名人堂”,随后带出了一个中年妇人。
此女便是黄道婆,乃是宋末元初的棉纺织专家,技术改革家。
在清代也被称为布业的始祖,足见其厉害之处。
黄道婆一脸喜色,高兴道:“参见陛下!”
“免礼!朕想问你,朕要生产一百万件棉衣,朕手上有一万石棉花,还有数十万工人,你可能在一个月之内完成?”
李元景开门见山问道。
黄道婆沉思片刻,随后点了点头:“陛下!必须要将工部工匠也拨给民妇,民妇要改良纺织工具,还要改良纺织技术,此事能成!”
李元景闻言大喜,这黄道婆可有水平。
· ······求鲜花····· ····
要知道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
李元景要的就是黄道婆改革生产工具的知识,毕竟黄道婆是布业始祖,所有先进技术也带到了大唐来。
“好!此事交给你办理,若是产量越高、质量越好,能够让突厥百姓撑过这个严冬,朕重重有赏!”
李元景说完,黄道婆立马行礼喊道:“民妇定不负陛下重托!”
......
吐蕃战事结束。
大唐朝廷没有因此安稳,反而更多了。
青藏高原上,千里高原,尽无人烟,几乎没有一个活人。
如何利用这片土地也成了大唐朝廷争论的话题之一。
朝廷分成两派。
第一派以于志宁、虞世南、长孙无忌等人为首,建议大唐数年内不要踏入青藏高原。
0
毕竟屠杀了四百万吐蕃人,吐蕃的神灵必不会放过大唐......
若是染上了晦气也说不准。
当然这些人也不相信,佛教、道教那一次吐蕃之行,能够驱散亡魂。
另一派则是郭嘉、魏征、萧瑀等人为首,建议大唐等来年开春,便将青藏高原,彻底开发起来。
毕竟大唐出兵十二万,消耗粮草铠甲无数,战死了五万人,才夺下了青藏高原。
若不利用全是浪费。
萧瑀则是信誓旦旦拍胸脯在朝廷上保证,那玄奘大师渡鬼定无后患。
李元景自然是偏向后者。
青藏高原虽然有高原反应让人不舒服。
可是也有无穷的资源。
当初前往青藏高原的东厂强者,还标记出了青藏高原上的资源分布。
那一大片山脉纵横、盆地宽谷相间的大高原上,底下蕴藏着无数地矿产资源。
那祁连山号称“万宝山”,那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足见其潜力无限。
当然更有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东边。
这盐湖储量大、品质高、易开采,盛产青盐而闻名。
若是能从这里开采青盐便可以运往长安。
毕竟帝都长安的盐都是从扬州通过隋朝大运河运到关中,路途遥远。
当然水路省力,陆路费力,路途运费也差不了多少。
但主要是这青盐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最适合帝都长安贵族们食用,定能卖个好价钱。
-
求波鲜花,支持下,晚上尽量再三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