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才女叫朕,哥哥! 【5】 大唐之少年皇帝 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才女叫朕,哥哥! 【5】 . 郭嘉正在侃侃而谈两税法的好处,满朝文武全都是点头同意,没有人敢说不好二字。
毕竟大殿之上王源的尸体还未拖出,谁都不想死在这里。
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杨恭仁等核心大臣,都知道家族的利益,不如陛下的圣恩有用。
郭嘉说完之后,看了眼文武百官,随后面朝李元景,等待李元景的决策。
李元景则目光炯炯看着满朝文武,高声道:“众位爱卿觉得郭嘉的两税法如何?可否推行?”
“臣等附议!”,大殿之上满朝文武纷纷高呼,所有人从惊吓中走了出来,如今赞同这两税法便不会有事。
李元景扫视了一眼郑善果、卢文进、崔雍、韦挺、杨恭仁等人。
他开口说道:“众位大臣,莫要让朕失望!”
那几个大臣被李元景的眼神看得头皮发麻。
他们立刻说道:“臣等定教导家族上下,命他们立刻献出良田!”
李元景点了点头,“甚好!这天下不只是朕与士族的天下,还有天下百姓!”
“我等如舟,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纷纷感动到无以复加,眼中含泪。
许多士族大臣本是心中嫉恨陛下,可听到这十六字,也觉得当如此!
好一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简简单单十六个字说尽了贵族、皇帝、百姓的关系,也是今后大唐政治的指导方针。
在旁的中书舍人兼起居郎褚遂良,立刻拿出怀里的笔墨。
将陛下这一番话记录在册。
起居郎的职责是记录皇帝的言行,送至史馆,最后统计,载入史册。
李元景见今日完美解决,随后大手一挥,便退朝。
留下太极殿内的文武百官,静静思考。
所有人都在思考那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家陷入了前所未有得沉默。
但更多的人是后怕。
刚刚好像进了一趟地府,刚刚从鬼门关走了回来,无人不庆幸。
他们的后背早就被汗水打湿了。
陛下的杀伐果决,不止用在对待突厥、西域、吐蕃,更是用在了天下士族们。
所有人突然发现,谁敢挡住大唐帝国昌盛。
必死无疑!
片刻之后,魏征、马周、武士彟、岑文本、褚遂良、李怀义等寒门,面露笑容离开大殿。
还有一些寒族出身的武将,也先后离开。
毕竟今日与他们毫无关系。
随后,士族大臣各自沉默离开了太极殿。
而崔雍此刻丢了家族130万亩土地,没有忧虑,反而一副劫后余生,庆幸的模样。
毕竟保住了崔氏家族血脉才是最重要的。
他来到了长孙无忌旁边,随后寒暄起来,二人也是危急关头建立了友谊。
若不是长孙无忌那一个眼神提醒,恐怕崔雍就要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吧。
......
朝会结束,李元景则是美滋滋回到了后宫之中,已经是午时。
今日借由禁军侍卫诽谤后宫嫔妃,牵连出了士族土地改革,简直是水到渠成。
如此一来,这士族改革便名正言顺。
李元景则是突然想起,才女徐惠还在太医署,立刻摆驾前去看望,顺便在那里用午膳。
毕竟徐惠才十四五岁,刚刚入宫,少了父亲兄弟的疼爱照顾。
如今也只有李元景能够照顾她了。
......
工部那边。
昨日,李元景任命黄道婆接管北方赈灾一事。
随后,黄道婆立刻前往工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她来到了工部,发现唐朝的纺车太为落后,随后立刻亲手画起三锭脚纺车图纸来,吩咐派人立刻打造。
不止如此。
黄道婆还命人制造了许多弓弦、棒锥、大弓、用来弹棉花。
一切加快生产、节省力气的一件件东西做了出来,黄道婆立刻命工部大批量制造。
而黄道婆则前往宫中的尚衣局,教授一套纺织技术。
毕竟这些工具,需要有人纺织弹棉。
黄道婆自信,不出五天,便能将尚衣局上千宫女教会她们纺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