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方流民,天下士子尽入手中! 【7】(2 / 2)

建元三年,才是真正迎来大唐建元盛世。

回京用了三日。

在路上,李元景又收到了长安的奏报。

打开一看,正是那曹正淳护送杨玉环已经到达了皇宫。

杨玉环被长孙无垢安置在千秋殿内,也就是长孙无垢的寝殿。

这自然是为了培养姐妹感/情,当然长孙无垢也想看看丈夫大动干戈弄来的女子究竟如何。

顺便摸/摸她的性子、品德。

李元景自然也相信长孙无垢会处理好这事。

毕竟长孙无垢的容忍大度、温婉贤淑可不是吹出来的。

她都愿意亲自给自己,做那羊/奶黑米粥,当场现挤可是省了不少用度。

而那个杨玄缴自然一进长安城便被来俊臣的人带走。

下场可想而知,当然不会弄死弄/残。

杨玉环苦苦哀求曹正淳,可惜没有用。

这是皇帝亲自下令。

李元景微微一笑,如此一来也让这杨玉环认识一下她的一切地位权势,究竟从何而来。

想必杨玉环如此聪慧,定不会让他失望。

......

第三日的早晨,到了长安城后。

李元景吩咐文武百官回到府中休息半天,下午进行朝会议事。

严冬天气越来越冷,许多人也是想回到自家被窝里好好睡一觉,醒来再进宫参与朝会。

李元景也回到甘露殿内休息半日。

毕竟昨晚在马车上,与婠婠、李秀宁玩得太过火了,差点都惊动了外面的侍卫。

许久之后。

下午朝会开始。

文武百官各自就列。

李元景坐在龍椅之上,环视朝中文武。

满朝文武也是看向陛下的眼光满是敬重,这龍椅上威严的少年可扛起了大唐帝国这重任呢。

随后。

长孙无忌开始汇报这些日子来,处理的朝政事务。

李元景细细听着。

文武百官对长孙无忌很是羡慕。

陛下外出,将国政交给谁处理就意味着对谁看重。

如今长孙无忌身为尚书左丞,是个四品官,可是权力堪比宰相。

他当初急流勇退也躲过了无数冷箭,反倒更得了陛下的信任。

现在还混得美滋滋。

李元景对着大舅子还算满意。

随后那礼部尚书于志宁开始汇报科举改革的情况。

“.「陛下!前些日子,朝廷科举改革条令已经落实到细节,已经张贴在了各州各郡,通知了天下士子。”

“礼部还兴办了学子庄、学子库,资助士子们赴京赶考!”

“陛下!这天下士子人人都盼来年四月科举考试!可以说天下人才尽入陛下手中!”

于志宁恭敬道。

李元景听后,微微一笑,如今科举第一次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些日子里,长安城内士子文风、士子的状态如何?”

李元景开口问道。

于志宁朗声道:“一年前陛下便透露了,改革文风,崇尚古文,长安(吗吗好)城早就掀起了古文运动,抛弃过往华丽奢靡的文风,文风变为务实,脚踏实地,强国强民......”

“许多寒门、士族士子全都深入阡陌,来到山野农村,下乡考察情况。”

“他们都深入基层,准备写下体会心得,治国策略,准备来年四月的科举!”

这一番话可是让满朝文武纷纷脸红。

他们可没怎么深入基层,知道百姓的需要、不满......

看来这大唐的人才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李元景满是笑意,看到士子们这般努力刻苦也是欣/慰。

他不管士子究竟是寒门还是士族,只要能够为国出力便是大唐的功臣。

李元景随后命郭嘉开始宣读波斯帝国与大唐帝国的兄弟盟约。

郭嘉出列朗声念着。

大殿之上,那些没有去过昆明池的大臣纷纷震惊无比。

五十万波斯女子,这可是大手笔啊!

大唐人口恢复到隋朝人口鼎盛时期,指日可待啊!

-

求波鲜花,麻烦了,明日也七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