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百一十三章 印渡坚壁清野,莫太后的嘱咐! 【1】 大唐之少年皇帝 第四百一十三章 印渡坚壁清野,莫太后的嘱咐! 【1】 . 皇帝大婚!
当大唐帝国内部喜气洋洋之时。
远在南亚战场的唐军可进军艰难。
巴戟斯坦已经攻下,此刻十一万唐军与印渡开战。
印渡的有识之士,建议印渡王坚壁清野,加强防御工事,利用印渡南北纵深,拖垮唐军。
顺便再派小股骑兵,阻击唐军的粮道。
唐军打到印渡北边之时,大唐军队的补给线足足有上千里之长。
这千里之长的粮道,自然不可能处处设防。
李靖只好命李孝恭、李绩带着七万铁骑迅速向南推进,就看双方谁先坚持不住。
这七万铁骑南下渡过了恒河,发现恒河以南丛林密布、气候燥热,大唐铁骑水土不服。
加上印渡人还不时会放火烧山,骚扰唐军。
而大唐军队在七天的时间,才攻克了十三座城池,李绩、李孝恭自然不是很满意。
而在巴戟斯坦王城的李靖也收到南方的情报,他不禁皱眉。
李靖之所以率领四万步卒镇守巴戟斯坦王城,自然是为了保护后方粮草辎重,还有防止巴基斯坦人叛乱。
打仗打的是什么?
打的是后勤!
大唐军队再骁勇善战,若是肚子里没有吃的,照样溃不成军。
大唐讨伐天竺诸国,最430困难的便是粮草问题。
李靖带领的十一万西征军在南亚打下的土地越多,意味着离大唐本土越远,补给线越长。
安西四镇运来的粮草辎重正在路上。
至于巴戟斯坦各个城池内的粮食也只能再供应唐军一个多月了。
可以说印渡与大唐战局进入了拉扯阶段。
李绩、李孝恭目的,迅速攻打城池,掠夺粮草,以战养战,以免七万人饿死。
而印渡王的想法,提前收割恒河附近的麦子,不能收割......便放火烧光。
只要是物资不能带走,全部烧掉。
就连城池,若是无法抵抗大唐军队,那便焚城!
印渡王坚信,只要大唐军队没有粮食,必会退兵。
大唐陆军遭遇前所未有的阻碍。
......
与此同时大唐水军正在孟加拉湾上航行。
这大唐水军由李臯带领,共六万人,两百多艘大船。
大唐的旌旗飘在了孟加拉湾上,连绵不绝的舰队让人惊骇。
印渡的水军也不敢置信看着远处的舰队。
相比之下,印渡水军显得杂乱无章。
印度的舰队,几乎有各种各样的战船,有的是渔船改造而成,有的是商船改造,还有的是从别的国家缴获而来。
简而言之,乱!
各种战船,各种船速,导致无法一致进攻。
大唐六万水军,此次下西洋,不是为了模仿郑和下西洋,促进民族交流......
而是要用战船打开印渡的大门。
大唐水军的数量虽然没有印渡水军数量多。
但是质量却是印度水军的十倍!
而,大唐水军的军费,更是印渡水军的百倍!
当年。
辽东之战!
大唐水军成功阻击了东瀛水军,让东瀛上千艘水军覆灭,最后东瀛小岛无力抵抗被大唐殖民。
李元景尝到了甜头,自然加大对大唐水军的投资。
大唐走向世界可少不了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