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百一十八章 张良的计策,工业机器的震撼! 【2】 大唐之少年皇帝 第四百一十八章 张良的计策,工业机器的震撼! 【2】 . 含光殿内。
朝会正在进行之中。
“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兵部尚书杨恭仁出列拱手道。
“念!”
“启禀陛下,大唐现在地域辽阔,千里之地,大唐更出兵南亚,导致国内兵力空虚......”
“臣请求招募士兵,镇守四方!”
现在大唐帝国征服四方后,疆域变大,但是士兵不够用了,尤其是出兵南亚后,国内兵力更是短缺。
若是有哪里举兵叛乱,朝廷必会应接不暇,所以杨恭仁提议扩大大唐军队。
杨恭仁话音刚落,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陛下不可以扩军,扩军乃是穷兵黩武......”
“大唐百姓刚刚富裕,若是扩军毕竟加重赋税。”
“臣以为可以扩军。”
“若是扩军,恐怕会加强地方实力,到时候恐又有七王之乱......”
李元景听着底下嘈杂声,不禁皱眉。
“肃静!”
威严的声音响起,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此时李元景的龍威早已经深入人心。
“杨尚书,你汇报一下大唐军队情况。”
“是陛下!”
010 杨恭仁朗声道:“大唐军队常备军五十四万人,镇守大唐十道、四大都护府,兵力大多聚集在帝都长安与四大都护府。”
“帝都长安十万人......”
“安西都护府八万人......”
“安北都护府七万人......”
“安南都护府八万人......”
“安东都护府六万人......”
李元景不着痕迹看了那俊雅秀美的张良一眼,“张爱卿,觉得是否该扩军?”
李元景之问自然有试探的味道,鬼知道系统会不会塞给他一个假张良。
自然要验货!
就算在“历史名人堂”里选了一个历史美人,也要验货。
张良微微一惊,随即出列道:“臣以为,大唐此刻四肢肥大,反倒是身躯极小,极容易出现地方割据局面。”
此话一出,引得四下抽气声响起。
这说的是地方拥兵自重,可能会独立造反,万。
但是,四方都护府的兵力绝不可以削减,一旦削减,无法镇守四方。
为今之计(dbff),只能在大唐十道内增兵。
“继续说......”
“臣以为,朝廷应该屯兵河东道、河北道、陇右道、江南道,以这四个地方驻扎重军。”
“即便都护府叛变,朝廷也有能力与之抵抗。”
“这些兵力,战时出征,不战时进行务农,也减少支出......”
李元景不禁点头同意,虽然现在都护府受到朝廷监察,但是以免意外,还是要做第二手准备。
假设,安北都护府的大都护与突厥百姓造反。
那么他们南下,还会遇到河东道的重军。
河东道重军会坚守长城,等候各州各郡的援军。
当然,最核心的还是要执行官员调动制度......
让四方都护府的大都护,每四年回京赴命,再进行新职位任免,以防地方手握兵权的武将,将势力扎根在地方。
张良的计策受到了大臣们的赞同。
中央政权的兵力必须强大,四方都护府才不会有异心。
大唐人口已有两千五百万人,大唐军队有五十多万人。
相当于,每五十个百姓养一个士兵,每一次扩军都会增加百姓负担。
而募集的兵力,实行半兵半农,最为节省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