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 / 2)

“不瞒白小兄弟,我兄弟二人想借着这短短百年人生,览尽这泱泱大炎的风土人情,等百年之后,也好有向后辈们吹嘘的资本。”

他很是自豪的将这个理想说了出来。

“我们刚离开双溪镇,便碰到了这场雨,若非得白小兄弟及贵主收容,怕是必要染上一场风寒才行。”

杜蘅说着更为具体的行程,差不多的遭遇让白昼有所共鸣。

“那不知杜兄、孟兄接下来要去何处游玩?”

“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会去吴越,游湖览山,一观东南之美。”

杜蘅没有丝毫掩饰的意味,是个很实诚的人。

“听说那里的鲈鳞快熟了,我们也想顺路去尝尝鲈鳞脍的美味。”

孟鲤咽了咽口水,似乎只是光说出鲈鳞脍这个词汇就让他口齿生津,恨不得立刻飞过去饱餐一顿。

“鲈鳞脍啊,我有幸品尝过一次,那确实可称吴越一绝。”

“作鲈鳞脍,须八九月霜降之时,起鲈鱼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橙花叶相间。细切和脍,拨令调匀,并要配香菰,不仅味佳,而且色美。”

两人一提这事,白昼也想起来曾经的美味,不禁出声感慨。

“杜某没想到白小兄弟对食之一道也如此精通,能在这里遇到白小兄弟,真是一件幸事。”

“是啊,白小兄弟这粥做的也如此美味,能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美味,还如此年轻。鲤我痴长二十年华,却连馒头都蒸不好,真是惭愧至极啊。”

“哪里哪里,只是平日里闲来无事,照着书里记载的东西胡乱做出来的,上不得大雅之堂。”

“且昼哪里比得上二位兄台,能在这个年纪立下这等志向,如此自由潇洒,昼我羡慕的很呢。”

三人对视一眼,没想到还能在这里遇到同为吃货的他,当即便喜笑颜开、互相夸赞起来。

“……”

画师瞥了他们一眼,纸上再次多了一块污点。

好吵啊!而且为什么他能和陌生人这么轻松畅快的聊到一起去啊!

要是他们心地险恶怎么办!如此轻信他人,难怪当初会被人骗走盘缠丢进河里。

一点记性都不长。

还说什么羡慕他们自由潇洒,跟着她就这么让他枯燥无趣么!

“喔,在这里坐了这么久,还不知贵主尊姓大名,实在是失礼。”

孟鲤看着白昼这般说着。

“我家先生么。”

不提不要紧,一提起这个,白昼就立刻精神起来了。

“此次全依仗我家先生心地善良,才派我在外面悬上光亮指引迷途之人。”

“原来如此,那我二人更该感谢贵主了。”

“不知贵主喜好何物,若是我兄弟有此物,必献与贵主以报恩惠。”

杜蘅孟鲤一人一句讲着这些。

“我家先生最好作画,尤其爱好画那些奇闻趣事,二位游历大炎如此之久,想必一定听过不少有趣的奇闻异事吧。”

白昼眯眼微笑的说着。

“奇闻趣事……”

“奇闻趣事啊。”

二人看了看对方,便知道该用什么奇闻作为回报了。

“我们确实有一件奇闻……”

杜蘅面色微凝,随后组织好言语,开始讲述起那个所谓的奇闻异事。

回五 山寺画壁,狐仙鬼女

故事,要从两位旅行者开始说起。

其中一人我们便称其为杜生,另一位则是杜生的至交好友孟某。

话说元玺二年的某日,这杜生和孟某结伴同行,行至一处山野,彼时天色渐暗,而前后数里渺无人烟。走了一天,两人腹中早已饥渴难耐,身疲力削,升不起再向前走的念头。

二人正愁苦夜宿何处时,前方那座环绕着云雾的山林间忽然传来一道悠长的钟声。

杜生定睛一看,那山中竟显出一座古朴山寺,还飘荡着淡淡的炊烟。

“真是船到桥头,天无绝人之路。”

二人大喜,便互相搀扶着向那山寺走去,想要向寺中僧人借宿一夜。

可不知为何,那山寺明明看似不远,二人走了约摸一个时辰都还未到,眼见夕阳即将垂落,二人心中不由得升起忧愁之思。

但山路已经走了一半,再后退岂不是太傻了些。二人无奈,只得继续向山寺走去。

在二人继续前行后,神奇之事再次发生。

看似还有半程的山路,二人不过一刻钟便已走完。直到站在了山寺门口,二人还有些恍惚。

但身体疲劳无比的他们没有多余的力气细想此中差异,孟某迅速叩响了那沉重的桐木大门,

“佛哉,原来是二位旅者在叩门。想来山路崎岖,二位一定累坏了吧。”

开门的是一个小沙弥,他看着累的不行的杜孟二人,一边笑一边请他们进了寺庙。

“二位,寺中斋时已过,只剩下些许凉饭腌菜,如不嫌弃,便请用吧。”

“今夜天凉,住持住已睡下,二位今夜暂住在这间客房,待明日住持醒来再来接待二位。”

“多谢小师傅了。”

能有住宿吃食便已是幸事,两人哪里敢要求更多,就端着热水白饭配着腌菜大口吃用起来。

忽的,小沙弥去而复返,在两人诧异之时开口叮嘱了他们一句。

“哦,对了,二位,今夜是双月,山间又凉,寺中不时会升起浓雾,还请二位不要在寺中乱走,以免迷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