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国家的态度【1,求收藏鲜花】(2 / 2)

要知道,以前部里最年轻的副处可是29岁,这一下子就能把这个记录提高四五岁,简直就是吓人!

当然,他虽然羡慕,却也知道——这是人家自己从枪林弹雨里闯出来的!

人家有这个资格!

“顾晨,等会你先吃个饭,然后就去会议室,现在大使馆被当作一个临时指挥部,一位副司长在会议室内统筹大局,你可以去那里看看。”胡勇说道。

“好,谢谢胡秘。”顾晨点点头,笑着说道。

“说这些干嘛。好了,我也去忙了,等回头安定下来,咱们再聊!”

说着,胡勇便脚步匆匆的离开了。

顾晨收回了目光,想着胡勇之前所说的话,不由露出一抹沉思。

这次撤侨,国内,尤其是外交部,罕见的多次在会议和文件中出现了不惜一切代价、不管如何、无论如何、一定等字眼。

这是不是跟外人所认识的外交部,好像有些不同?

实际上,外界以为华国的外交部软弱,那只错觉。

国内,尤其是中·央部委部门都有自己的智囊团,平时你们觉得国内做什么事都是瞻前顾后,顾忌颇多,那只能说,你认知的还比较片面。

华国真的软吗?

未必!

你们只是看到了表面!

但是有谁知道,在国外,不少国家都一致认为华国很有决断力!

尤其是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米国多次在安理会提交各种建议,但是最后都被华国一票否决!

这一点,你们如果多看几次新闻,也能注意到。

而这,又代表着什么?

这是华国外交部,在跟米国硬刚!

说华国不能做决断,那是因为,在决断之前,国内的智囊们要考虑此事对华国有何益处,益处在哪里,益处大不大……

如果不是很急切的话,当然要反复调查、研究!

这就让大家觉得,华国瞻前顾后。

但是……面对撤侨这种事,包括这次利比亚撤侨,乃至是以往的几次撤侨,华国那次不是态度坚决,立场明确,并且行动果决?

之所以有错误的认知,只是因为有很多人,会选择性的无视。

在想到这些之后,顾晨却是对外交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