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母已经烧制完成。
    秦飞把瓷母从窑炉中抱出来,放在实木桌上,细细打量。
    每一处细节都是一种瓷器工艺的精华。
    每一个地方都犹如美玉一般圆润内敛。
    最关键的是,如此繁琐,如此复杂的工艺品,釉色全部保持纯正,并无半点瑕疵。
    就像是故宫博物院的那一件国宝重器。
    秦飞耗尽毕生所学,闭关三月有余,失败数次从头再来,终于是烧出一件精美的釉彩大瓶。
    “好难。”
    “真的不想再来第二次。”
    “太累了!”
    秦飞已经完成一件瓷母,他内心满是喜悦,却由衷感慨。
    有一种高考前三个月不分昼夜的学习,终于高考完取得好成绩的感觉。
    不容易啊。
    “又到了该展示的时候。”
    秦飞笑了起来,心里琢磨着怎么展示瓷母比较好。
    这么辛苦创作出这件瓷器之王,自然要有收获。
    锦衣夜行,憋着难受的是自己。
    “办个展览,还是参加瓷器交流大赛。”
    秦飞暗自琢磨着。
    “这下,有的热闹了。”
    ......
    初冬已至。
    寒气袭来,人们更喜欢在温暖的房间中喝茶聊天。
    锦德镇内,收藏家们鼓弄着藏品,闲聊着收藏领域的消息。
    谁买了几件上好的老物件,谁被人骗的血本无归,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要过年了,今年各大窑口,也不知道要推出什么纪念瓷器。”
    古玩市场内,金诚精品瓷器店老板刘立林抱着一个保温杯,望着外面还在摆摊的小贩,轻声感慨。
    店铺的伙计赵齐应和道:“老板,我们能买到几件纪念品瓷器吗?年关的瓷器应当是最好的吧,买的人肯定多。”
    刘立林点点头,“不好搞啊,各大窑口做出的春节纪念瓷器,都不够给那些领导富商送礼的,能流到市场的就更少了。”
    “问问燕姐呗,有这层关系在,我们说不定能拿下几件花海的纪念瓷。”
    “这个肯定要问,但今年竞争激烈,花海瓷器的市场,不一定比得过其他几大窑口了。”
    两人闲聊着。
    逢年过节,各大窑口自然充分把握这样的传统节日,会推出各种各样的纪念瓷器。
    有的是独一无二的单品,有的是组合精美的套装。
    过年本就是花钱的时候,而且纪念瓷也都是上好的精品,所以藏家们也都乐意出钱购买。
    各大窑口为了这广大的市场,自然需要宣传。
    花海瓷器今年推出的,是一套红底彩绘茶具,颇有春节喜庆的意味。
    这茶具有花海瓷器厂的三位瓷器大师联手烧制,造型精美,颇为漂亮。
    纪念瓷,越是独特,越是有多变,才越有市场。
    但宣传活动怎么搞得好,却让花海瓷器厂犯了难。
    花海瓷器是林燕家里的产业,而且,这个窑口就是林燕一直在负责。
    虽说是林家给林燕的底牌,但林燕也想把这个瓷器厂搞好。
    “怎么宣传才好呢,收藏圈请明星没用,那些大藏家有钱人都看不起明星,请来反而显得格调低了。”
    林燕和公司内的高层商讨。
    恰逢这时,秦飞给她打来电话。
    秦飞已经完成瓷母的制作,想要找个场合发布。
    这种事情,自然是找林燕和丁海最为靠谱。
    当听到这个消息,林燕只觉得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