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室内,穆一凡准备好颜料,研磨执笔。
    他把纸铺开到桌子上,略作沉吟,就下笔开始绘制。
    秦飞在一旁静静看着。
    只见几笔下去,一座写意的山峰便跃然纸上。
    随后再落下几笔,又是绘制出几棵交错蔓延的古树。
    从这几笔看去,穆一凡的绘画功底十分扎实,对水墨浓淡的掌控恰到好处。
    接着,穆一凡把他画好的作品摆放在画板上,学生们纷纷看了过去。
    “大佬就是大佬,这么几笔就画出山和树,我服了!”
    “都这样了还说自己有困惑,我看挺好的啊!”
    “是啊,这才是艺术,一眼看去就觉得漂亮!”
    “我什么时候也能这么潇洒的画出山水就好了!”
    大家不断议论着。
    穆一凡看向秦飞,道:“秦大师,您看呢!”
    秦飞看着穆一凡简单画出的山水,穆一凡画的是水墨山水,层次感渲染的很好,但却还是欠缺了些东西。
    “我知道你困惑的地方在哪,这幅画画的很不错,造型技巧都是极致,你硬让我找哪个细节不好,我也找不到。”
    “但,还是缺东西。”
    秦飞直接讲解道。
    听到他的话,学生们顿时竖起了耳朵。
    这堂课的老师肖玲也认真地听着。
    两个大佬讨论绘画艺术,这种机会可不多见。
    “缺东西?是什么?”穆一凡迫不及待的问道。
    秦飞直接说道:“缺意境和神韵!”
    “其实意境这方面你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毕竟山水画讲究写意,要的就是这种氛围。”
    “但你的山和树却缺少神韵,还有进步的空间。”
    其他学生们也将信将疑的看着秦飞。
    意境和神韵?
    这东西似乎有些玄乎。
    大家知道秦飞是瓷器大师,但是在绘画领域这样指点,是不是要更有说服力一些。
    穆一凡却点点头,“没错,是神韵,我也意识到,但这种情况要怎么解决?”
    秦飞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环顾四周。
    这种东西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
    最好的方法,还是言传身教。
    这时,秦飞注意到了什么,他走到窗户边,打开窗户。
    顿时,窗外的鸟叫声立刻传入到教室中。
    春天到了,鸟儿也变得活跃了很多。
    大家不解的看着秦飞的动作。
    秦飞又走回到画板前,说道:“人物、山水、花鸟,不管画什么,要想画出神韵,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多观察!”看书喇
    “要观察实物!”
    “比如说,我想画鸟,我就要观察鸟的生活习性,观察它不同状态下的神态。”
    “我想画人,我就要观察人的情绪和表情。”
    “王希孟绘制《千里江山图》之前,曾经周游半年,看遍大好河山,才能下笔如有神。”
    “你如果画山水没有神韵,那就多去山里旅旅游,去看看山水到底是什么样的。”
    穆一凡稍有些错愕,“去旅游......这真的有用吗?”
    学生们也立刻议论起来。
    “秦大师说要多观察才能画出神韵!我刚学绘画的时候,老师就逼着我天天看狗,画狗,都给我画吐了!”
    “你说的是第一阶段,绘画有好几个阶段,由浅入深,有深入浅。最初就是要多观察,接着就是漫长的提升技巧的过程,最后,又回归到观察实物上去了。”
    “我们都还在第二阶段,别说神韵,就连意境我们还没弄明白。穆一凡人家本来绘画就厉害,触摸到瓶颈很正常。”
    “这秦大师到底是随口说的,还是真有本事啊!”
    “兄弟,我们学校能被称为国家级艺术大师的,就那两尊泰斗,他这么年轻就是国家级艺术大师,你说他有没有本事?”
    “隔行如隔山,瓷器手艺人真不一定会画画。”
    大家议论声不绝于耳。
    这个时候,秦飞看向窗外的喜鹊,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