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棠道“人嘛,只要不是辟谷后餐风饮露的仙人,即便实力强横到二十等彻侯的武胆武者,也不能断绝五谷杂粮。民以食为天,耕作如何就是不体面的活儿了?”
        宁燕试图解释。
        “主公,与体面无关,而是……”
        沈棠知道宁燕的理解还停留在固有印象上,笑着截住她的话“图南,不要心急,是我没说清楚。言灵耕作与你所知的躬耕可不同,一人之力甚至能供应千人之军。”
        一人之力……
        供应千人之军???
        宁燕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是感觉荒诞,但她毕竟是聪明人,这第二反应,她就想到沈棠率领孤军深入十乌腹地月余,将人闹了个底朝天还能全身而退的英勇事迹。
        外人只觉沈棠胆子大,跑人家大后方还不迷路,打下赫赫战绩,全然没想过后勤粮草问题。即便想到,多半也会猜测她是就粮于敌,用敌人的粮食解决己方的危机。
        至于她为何能神操作,精准找到敌人老巢,及时抄了人家的粮仓保证食物不断……
        这就不得而知了。
        在不知真相前提下,就粮于敌最符合逻辑,而沈棠这话却给了宁燕另一个思路——
        大军之中,有人能言灵化粮。
        完完全全做到自给自足!
        没了粮草供应的约束,这支千人规模的急行军再无后顾之忧,机动性彻底拉满。
        难怪敌人连他们影子都没抓住。
        合着真相在这里!
        一瞬间,她心跳如鼓。
        袖中双手因激动而轻颤。
        行军打仗拼的是什么?
        双方统帅指挥全局的能力、军师的智谋、军阵的战力、兵马规模还是军械威力?
        它们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比拼两方势力的底蕴,谁的粮草辎重供给线最稳定安全。一旦一方粮草供应不上,再被敌人围困,胜负便没了悬念。
        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一时间,宁燕满脑子打仗后勤。
        沈棠轻咳一声将她思绪拉回“战争总有结束的时候,培养她们也不是图她们一辈子随军当粮仓……但人从生到死,却是一辈子离不开粮食。倘若有言灵辅佐,让一成人耕作一年,收成交完赋税,剩余粮食养活一家老小还年年有余粮,不再看天吃饭……”
        “再无饿殍枕藉、赤地千里的惨状。”前所未有得认真,“这才是我想要的。”
        宁燕闻言一怔。
        这大概就是沈棠与他人的不同。
        倘若言灵有利农耕,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有这利器,打仗还不开挂,但沈棠想到的却是有多少庶民不用再饿死。打仗要死人的,而她希望更多人因它而活。
        宁燕勉强平稳呼吸。
        “主公仁善。”
        新人寥嘉更是肃然起敬。
        不为别的,只为沈棠有这一份心。
        本来就高的好感度又涨了一截。
        不免在心中暗暗地道【祈元良走了什么运道,竟真让他找到这么个小圣人……】
        是的,这就是祈善的择主标准。
        寥嘉还一度嗤笑他天真。
        自个儿一肚子坏水,还想找个活圣人当主公辅佐?也不怕二人理念不合,分道扬镳?
        这不是自虐么?
        寥嘉刚听到沈棠的好名声,起初是不信的,再到慢慢质疑,最后将信将疑,直至沈棠那番话才真正打消疑虑。他毫无戒备的一番心理活动,自然被顾池全部听过去。
        顾池“……”
        自家主公真是“害人不浅”。
        待宁燕坐下,荀贞才开口“主公,这般文心文士,除了您与令德,并无他例。如何修炼,尚需摸索。贞提议,不妨先搜罗天时、气节、农耕、耕具有关的言灵书册。”
        虽说同一句言灵因为个人领悟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但针对性学习言灵肯定没错。
        同时还能做个测试。
        沈棠与林风言灵化物能力,究竟与什么有关。因为她们的性别,还是因为她们的诸侯之道/文士之道。沈棠的诸侯之道本就与农事相关,言灵化物也在情理之中。而林风的“齐民要术”核心便是农事,那《齐民要术》更是一部农学巨著,有这效果也符合逻辑。
        除此之外——
        其他的人呢?
        学习这些农事相关的言灵,往这方面顿悟修行,是不是也能达到一模一样的效果?
        这些尚属未知。
        沈棠“嗯,这事儿要安排上。”
        昨夜梦境给了她底气。
        此事一定能成!
        因为农家!
        因为农家学宫!
        更因为百家争鸣!
        只是,培养发育也需要时间,那些连启蒙都磕磕碰碰的小鱼苗,显然还不能派上用场。目前只能让沈棠与林风多多加班了,保证计划的初期运行顺畅。倘若桑蚕纺织能形成特色产业,陇舞郡也算多了一个进项。沈棠心中的算盘算珠拨弄得噼里啪啦响。
        之后便是众人讨论如何让计划更加完善,并且安排人手,让几个项目同时启动。
        寥嘉本以为没自己事儿。
        毕竟,他还是新人。
        考察三五个月顺便熟悉环境。
        谁知——
        “少美熟悉池盐?”
        寥嘉谦逊道“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