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所言所行皆是为了天下公义,又有什么话不能在天下人面前说呢?
若赵明渊真的能够渡过这一劫,那便是困龙升天之势。之后便会是龙翔九天,再也没有人能挡得住他了。
听到昙宗这样回答,师妃暄明白少林这是已经拿定了主意,铁了心要同赵明渊站在一起了。
出手之人素衣赤足,自桥下的阴影之处袭来,仿佛从最深邃的黑洞梦魇里钻出来的幽灵一样。人还未至,右手袖中便早已飞出一条细长丝带,宛如毒蛇般向着因赵明渊而微微分神的师妃暄卷去。
拉一批打一批分化一批的手段,是永远有效的真理。
师妃暄注视着面前微笑的赵明渊,仿佛看到了恶魔的狞笑。
师小姐刚刚的话,却是大违我佛门本意。同为佛门中人,做师兄的就不得不劝谏一二了。
因此,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准则,阴癸派这才意欲拉拢赵明渊来对付佛门。
显然,师妃暄是想让少林众僧暂时搁置争议,一致对外,先处理掉赵明渊再说。
可如今少林寺站出来了,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经历了南北朝,来到隋唐之时,正是佛门最鼎盛的时候。此时,像少林寺这样不得志的寺院不计其数。
而赵明渊明知这里危险,却并没有逃走。
所以,这笔生意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罢了,却绝对不亏。
像少林寺这样不得志却有一定实力的佛门寺院,却不知有多少。
可是,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少林又怎会轻易丢掉赵明渊这张王牌?
也许是为了表明立场,昙宗朗声答道:“事无不可对人言。
便是我等出家人也有几分心动的,又有几人敢夸口说自己对和氏璧没有丝毫觊觎之心呢?
别人或许不认识来人,但赵明渊自然早已认了出来,她正是师妃暄的宿敌,阴癸派的圣女婠婠。
净念禅院的不嗔、不惧、不贪、不痴这四大护法金刚皆是向桥上冲来。
只是他们毕竟相距较远,显然已是救援不及,想帮忙亦是有心无力。
察觉到这一幕,不少佛门中人以及师妃暄的簇拥,都不由得出声高喊,向师妃暄大声示警。
想到这里,师妃暄便不再犹豫,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准备呼唤四周埋伏的佛门高手一起出来围攻赵明渊。同时,她的手也逐渐向着腰间的色空剑靠近。
不料,似乎是察觉到师妃暄的神情气场有所变化。未等师妃暄动手,却有人先一步出手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而作为有志于一统天下的一路诸侯,显然佛门势力也是赵明渊统一进程中不得不搬开的绊脚石。
以至于,即便四大圣僧合一,却也难以动摇慈航静斋的地位。
不管他真正的身份是什么,果然是要来祸乱苍生的。
而少林寺要拉拢他们,只要空口白话,以他们这些当政派的利益相诱就可以了。
只要同赵明渊交好能为阴癸派带来更大的利益,过去的些许误会又算得了什么。
深深的看了赵明渊一眼,师妃暄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面前这个男人所为。既然如此,若是除掉他,那么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而如今,少林寺的挑头,却正给了他们一个合适的借口。
虽然赵明渊和阴癸派多有不快。可是,显然赵明渊和佛门的关系也并不融洽,甚至可以说是敌对。
师妃暄了解到赵明渊这一计策的恶毒之处,可惜她却难以化解。
婠婠固然是师妃暄的宿敌,两者迟早必有一战。可是,她之所以趁着这个时候动手,却也是有意帮助赵明渊,好卖他一个人情。
这就是所谓的解决不了问题,只要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掉就可以了。
loadAdv(7,3);
作为慈航静斋倾心培养出来的圣女,佛门的代言人,师妃暄自然是极富有决断力的。
于是师妃暄反手拔剑而出,顺着剑心的感应,一招“苏秦背剑”,便挡向了来人这致命一击。
至于师小姐说的从实力来推测,难道说赵公子的天赋高实力强就有错吗?
师小姐也是佛门修行之人,怎么可以平白污人清白,空口说出这样的话?
这岂不是在为佛门抹黑?
既然如此,还担心什么呢?
虽然他也察觉到师妃暄的神情变化,猜到了她的打算。可是,以他的实力自然不必抢先出手,倒不如借此机会来进一步恶化佛门在众人眼中的形象。
看他刚刚更是导演了这一场佛门内乱,显然赵明渊这是胸有成竹,自信能够度过眼前这一难关了。
只见师妃暄并未回头,手中色空剑却宛如亲见一般挡向了来人这一击,不偏不倚地护住后心要穴。
见此,周围诸多观战之人不禁惊讶,更是暗中叫好。心中皆是暗叹,不愧是慈航静斋的当代圣女,果然不凡。
眨眼间,这两位分别代表正邪两道的杰出传人,命中注定的宿敌,便正式展开了交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