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是说,”孟彰难得在杨三童面前斟酌着用词,“你真觉得它不会被扭曲吗?”
        杨三童终于明白孟彰在担心的是什么。
        他抿了抿唇,坐直了身体严肃地唤了孟彰一声“阿彰。”
        “嗯?”孟彰应声,示意自己在听。
        杨三童就继续道“我虽比你年长得多,但论才智、论眼界、论学识,我却是远不如你的。”
        孟彰沉默听着。
        “太多太多的事我不似你能预见它们的发展和结果,太多太多人的心思我也不似你能够窥破、洞察……”
        比起孟彰来,他就是一个后觉者、愚钝者。
        “但我知道,很多人会在走着走着以后变了模样,就像很多事会渐渐变得扭曲、失控。”
        “这一切却都是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杨三童很是平淡,透出另一种洞察的大智慧,“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是尽力地去把控事态、把控自己的心境。”
        杨三童目光平视,看着前方那一面暗灰的墙壁。
        “可不论事态怎么变化、人心又怎么变幻,只要它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好的,那就可以了。”
        孟彰将杨三童的话听完,道“杨三哥你说得对,是我想多了。”
        他站起身,对杨三童所在的位置躬身一拜。
        “彰,受教了。”
        杨三童又是笑了一下。
        “阿彰你也就是这一会儿想岔了而已,很快你自己就能将心思回转过来的,算什么大事。”
        “对了,”杨三童又问孟彰道,“接下来你还有什么需要我留心的吗?”
        “嗯……”孟彰很认真地想了想,还是叮嘱杨三童道,“那就劳烦杨三哥你再帮我留意一下司马钟这一支血脉的情况吧。还有,再帮我留意一下晋武帝司马檐的其他子嗣,尤其是豫章王。”
        让他多留意一下司马钟这一支血脉的情况,杨三童当然可以理解。司马钟或许是愚笨似幼儿,可他毕竟是阳世大晋皇庭里的皇帝,他的子嗣天然有继承他皇位的权利。
        如果司马氏的各支藩王能看着司马钟这一支血脉继续执掌社稷大位的话。
        晋武帝司马檐的其他子嗣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豫章王……
        杨三童快速调取出关于这位豫章王的认知和记忆。
        豫章王司马炽,晋武帝司马檐的二十五子,在司马氏宗室里也只是寻常而已,并不如何出色。
        可孟彰却偏偏将他点了出来,莫不是……
        杨三童看了看左右,却不说话,而是直接往手中的小海螺传出一点神念。
        “阿彰你提起这豫章王来,是你觉得他最后有可能会成为那司马钟的后继者,在他之后坐上那个位置?”
        孟彰也就没有开口说话,而是选择向小海螺中递出一点神念。
        “我也不确定。只是……”
        他是说真的,不骗杨三童。
        尽管在他前生的晋朝历史里,晋惠帝司马衷之后,确实是这位晋怀帝司马炽在混乱中联同琅琊王氏、陈留谢氏、颍川庾氏、龙亢桓氏这四大家族建立起了西晋,他也仍旧不能确定在这一世、在这天地里,豫章王司马炽是不是还有这份缘法。
        “有的时候你得承认,最后成事的,不一定就是优势最大、最名正言顺的那个,还有可能是让各方妥协接受的人。”
        杨三童若有所思,往小海螺中递送一点神念道“阿彰你说得对,确实就是这样……”
        孟彰却又是失笑着传递神念“司马慎这位东宫太子也要入局了不是吗?有他在的话,其他人也很难有机会,且还得看后续局势的发展。”
        司马慎可是重生者。他会愿意转生、再入阳世争位,想也知道对他司马氏的其他宗室不满意。谁又知道他会怎么看他的那些兄弟?
        杨三童摇摇头,决定不再为难自己。
        他虽然在这洛阳帝宫里待了这么一阵,也算是很受了些熏陶,可他对这些筹谋、推论还是很头疼。
        “就是司马氏一族对那卷宗的态度、晋武帝和晋惠帝的子嗣情况吗?”杨三童最后给孟彰递送一点神念,问道。“可还有其他的?”
        孟彰摇摇头,直接开口道“暂时没有了。”
        杨三童就道“那行,就先这些,等一段时间后,我会将相关的消息给你。”
        “再要想知道些什么,”他道,“你且尽管联系我,我会帮你看着的。”
        孟彰笑着谢了“好,多谢杨三哥。”
m.uxiaoshuo.cc</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