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所见,魂体所感觉,这诸多信息汇总,最后得出的结论几乎不用怀疑。
        谢尚也是颌首。
        对于孟彰的灵敏,他是一点都不惊讶。
        就似这会儿,谢尚也不多说什么,直接从随身的小阴域里拿出一本簿册来推送到孟彰近前。
        “这是太学里新修正的规章,也包括了童子学的那一部分的,阿彰你记得细看。”顿了顿,谢尚又道,“这段时日以来,学里管得比较严。”
        孟彰眉眼间又浮起了笑意。
        “早先时候,学里难道就管得不严了吗?”
        谢尚想了想,也点头道“这话倒是不假。”
        “但是这一次,学里新修正的规章却又比早先时候更细致了。”他很有些喟叹。
        孟彰将那簿册拿了过来,一页一页地翻过。
        他的速度很快,不过几个呼吸间,那本很有些厚度的簿册便被他给翻完了。
        并没有很过份,孟彰想。
        这份簿册虽然有些厚,但其中的内容更多是在描述界线。相比起早先时候的模糊要求,这一份章条却是明确了很多。
        “多谢师兄。”孟彰将那簿册收入了随身小阴域里。
        谢尚看得摇头“我也就是将它给你带过来而已。你其实并不需要它。”
        真正品格高尚、行止规正的人,又哪里需要这些条章来训诫明确?
        谢尚暗叹了一句,却重又问起一件事来。
        “阿彰你什么时候得了空闲,也往我府里去坐一坐?”
        孟彰看看他,心里已然明白。
        真正想要见他的,其实不是谢尚,甚至都不是陈留谢氏,而是谢远。
        有谢娘子在,陈留谢氏在他这里便总存有一分联络。再有谢尚、谢远作为桥梁,陈留谢氏与他之间的联络足够了。
        再多,别的有心人就该多想了。
        何况现在的孟彰也就是一个小郎君,或许展现了潜力,但还影响不了大势。而陈留谢氏,它主要的布置,都在当前的时局里。
        谢远的话
        该是行雨符那件事情了。
        “若是不麻烦的话,就今日吧。”孟彰道。
        “今日?”谢尚几乎都不犹豫,直接笑着点头,“那行,就今日。”
        “今日下了学,”孟彰道,“还请师兄等等我。”
        童子学里的授课跟太学的授课是不太一样的。童子学里的授课,几乎每一日都会有,不似太学其他成年生员一样,有着相当的自由度。
        谢尚当然也明白。
        “你放心。”他道。
        孟彰又闲坐了一阵,听谢尚说起这段时日以来太学里的一些变化。
        谢尚在这方面确实很有资质。
        孟彰就从谢尚跟他说起的这些不大不小的事情里,又确定了一些世族很是微妙的调整方向。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谢尚便渐渐停住话头。
        孟彰将杯盏里的茶水饮尽,跟谢尚告别,离开了这一处小亭。
        谢尚才刚将小亭里的杯盏收拾好,就看见了从小路尽头转出来的罗学监。
        他也不慌,大大方方从小亭里走出来,跟罗学监一礼。
        “是尚郎君啊。”罗学监道,“你来这边见孟彰?”
        谢尚颌首,解释道“孟师弟这段时日不在学里,偏偏学里又多了不少变化,我担心孟师弟,便来走一趟。”
        罗学监笑着赞道“你有心了。”
        “你见过他了?”他又问。
        “是。”谢尚道,“才刚跟孟师弟在那边坐了一阵,不过现在孟师弟已经进去了。”
        罗学监道“看这时间毕竟也差不多了。”
        “你也去吧,”他又对谢尚道,“我不留你了。”
        谢尚行了一礼,果真退去了。
        罗学监站在他身后,看着他的背影,也很有些满意。
        有没有别的用意且不说,只作为引导孟彰在太学里进学生活的师兄,谢尚是合格的。
        不独独是作为引导孟彰在太学里学习生活的谢尚足够合格,作为孟彰在太学里的书童的顾旦也同样合格。
        孟彰这边厢才刚走过院门,就看见立在门廊侧旁的顾旦。
        显然,他就是在等孟彰。
        孟彰先往左侧的那处屋舍看了一眼。
        那屋舍里空空荡荡,没见有哪位先生的气机在,更何况是专门负责他们童子学的罗学监。
        既然诸位先生还没有到,孟彰便先走向了等在那里的顾旦。
        顾旦正捧着书研读,甚是专心,但察觉到孟彰的气机靠近,他却也很快抬起目光往这边看来。
        “等我?”孟彰在顾旦侧旁停了停,转身面对他。
        顾旦点头,也将一本簿册拿出,双手递向孟彰。
        “请郎君过目。”
        孟彰将那簿册接过来翻了翻。
        不同于谢尚送来的那一本簿册,顾旦的这一份簿册记录的是他告假这段时日以来童子学里诸位先生授讲的课程。
        顾旦不过是个书童,所以这簿册里记录的并不是课程的具体内容,而只是大体的概略。
        更确切来说,这其实就是一个进度记录。
        孟彰将这簿册收起,拱手一揖,同时笑道“谢谢。”
        顾旦回了一笑,又自半垂落眼睑。
        孟彰想了想,从随身小阴域里找出一份《诗经》来递了出去。
        顾旦有些发怔。
        孟彰道“这本书里头的一些注解很有意思,你多看看,该也能有些体悟。”
        顾旦看了看他,也是一笑,将《诗经》接了过来。
        “多谢。”他想了想,又道,“郎君,这书我能否另抄下来保存?”
        孟彰不假思索“自然。”
        顾旦往后退了退,深深躬身。
        孟彰往侧旁一退,不受这一礼。
        “不过小事而已,”他道,“时间差不多了,你也回吧,莫要再在这里等着了。”
        孟彰又对他点了点头,往后看了一眼,对他道“你先回去吧,莫要在这里等着了。”
        顾旦颌首,转身便往右侧的屋舍去。
        “你回来了?”
        尽管顾旦已经特意遮掩了,但他的动静还是落入了屋舍中诸位书童的耳目。
        安乐的目光团团扫过屋舍里那高高竖起的耳朵,问顾旦。
        顾旦颌首。
        “你见到孟彰小郎君了吗?他如何了?”安乐一迭声地问。
        顾旦明白安乐的心思。
        他固然是有些享受得人瞩目的感觉,但更多的,还是在为他们思量。
        为了他,为了他自己,也为谢尚,为孟彰。
        孟彰的状况,尤其是那更细致的境况,远的不说,太学里的很多生员都是关心的。
        既然关心,自然不会不探究。
        他们不可能会什么都不做的。
        而作为诸位生员的书童,这里的其他人亦当然会有所动作。
        如今安乐在这里问了,借着他的口,能将孟彰能说的事情说出去,其他人从这些答案里头自然就知晓孟彰所能容忍的范围了。
        那些世家望族的郎君们,自然就会有所思量。
        孟彰、谢尚也好,安乐和他也好,都能少去很多的麻烦。
        顾旦这样想着,动作却是一点不耽搁。
        “见到了。”他道,“小郎君一切都好,精神看着更饱满了。”
        安乐微不可察地睁大了眼睛。
        这不是废话呢么?
        顾旦迎着安乐的目光,整个人如潭水幽静。
        安乐暗自一叹,却是真明白了顾旦的意思。他高兴地拉起唇线“是吗?那真是太好了。”
        他没继续问,只这两句就将目光收回,专心看着手中的书籍。
        安乐自个儿坐得端正,顾旦更是板直,俨然不曾发现那从屋舍四下投来的幽怨目光。
        顾旦是真认真,但安乐却多少有些分神。
        那些目光中的情绪压在他身上,存在得那么明显,他真不能当完全不知道。
        正这样分心思量着,安乐忽然发现了什么,目光陡然一凝。
        片刻后,他的视线从那本《诗经》中抬起,落在了顾旦身上。
        顾旦全无所觉。
        安乐抿了抿唇,目光在那本《诗经》上又转过了几遍,终究是将胳膊肘往顾旦那边送了送。
        顾旦转了目光来看他。
        安乐传音暗问“这《诗经》不似是学里藏书楼里的,你哪儿来的?”
        问是这样问的,但安乐的目光却死死钉在那本《诗经》上。
        顾旦顺着安乐的目光看过去,在封面书页不甚明显的地方发现了小小的孟氏族徽。
        “是小郎君借给我的。”他回答道。
        安乐的眼神变得很复杂。
        “原来是这样啊”他叹道,“真好。”
        顾旦看他一眼,收回目光。
        此时的安乐跟他往常见到的很有些不同,似乎是少了几分计较谋算,多了些怅然和羡慕。
        更甚至,安乐身上多出来的这些怅然与羡慕,很纯粹。
        比之往常他在安乐身上察觉到的那些,要纯粹上太多太多了。
        他只纯粹地羡慕顾旦,羡慕他能够从孟彰手里借来孟氏的藏书。
        而不是像往常,羡慕顾旦所跟随的孟彰备受各方重视瞩目,羡慕顾旦从孟彰那里分来的浮华。
        同为从旁听生转成的太学书童,顾旦其实很能理解这时候的安乐。
        对于他们这些读书人来说,书籍上所记载的知识,是他们最重要的资粮。
        比修行上耗费的资粮也不差多少了。
        但是书籍很珍贵。
        尤其是被各家高门所珍藏的书籍,更是他们甚至都不能闻见的珍宝。
        太学的藏书楼里也有许多藏书,按理说,只要他们能够满足太学的条件,他们可以从太学藏书楼里越多诸多典藏。
        但是,想要从太学藏书楼里借书,可也不那么容易。更何况,太学的藏书楼藏书确实多,却不至于到能总括天下藏书的地步。
        这世间有很多很多的典藏,散落在各家家族里。
        这些藏书,各家家族都是看得死死的,轻易不会出借。
        可现在,安阳孟氏的一本藏书,就这样出现在顾旦的案头
        “真好。”顾旦听到了将目光收回的安乐低低的声音。
        顾旦的目光定了定,也转过那一本带着孟氏族徽的《诗经》。
        是啊,孟彰小郎君真的很好。
        顾旦这样想着,却是从旁边另又拿起一本书籍,将它放在《诗经》上方,挡去《诗经》封面纸页隐蔽处的徽记。
        小郎君或许不在意,但能够给他少一点麻烦,那也是好的。
        孟彰其实真不介意那本《诗经》到底有没有被旁人看见,又或者是会不会有人借着这一本外借的《诗经》来对他指手画脚。不然,他也不会直接就在童子学学舍外头就将那本《诗经》交给顾旦了。
        顾旦离开之后,孟彰才刚站了站,就等到了从后头走入来的罗学监。
        罗学监见得他,先是笑了笑,随后抬手招呼他过去。
        “学监。”孟彰走到近前,拱手与他一礼。
        罗学监点头还礼,问他道“你回来了?”
        孟彰应声“是。”
        罗学监又问“可曾去见过张学监了?”
        孟彰回答道“已经见过了。”
        罗学监点点头“我才刚在外头看见了谢尚,他说他已经将学府里调整的章条都给你了。可是如此?”
        孟彰再点头。
        “那便好好看一看。”罗学监叮嘱道,“虽你是不必担心的,但倘若有什么人欺了你,你也能有足够的理由来找我们不是?”
        孟彰面色很有些奇异。
        罗学监只笑着看他。
        孟彰便点了点头。
        罗学监回头看了看。后头的小路里,正有两道气机在靠近。
        那是童子学要授课的先生到了。
        罗学监回转目光,他对孟彰道“行了,快回去吧,先生都要到了,你且回去先做好准备。”
        孟彰也不耽搁,拱手一揖作礼,转身就走。
        他走入学舍,又在学舍里一众小郎君小女郎的注视下,在他自己的案桌后头坐下。
        坐在他前面的王绅转了大半个身体,问他“你这就回来了?”
        明明身边的风浪才刚刚平息,他不在孟府里好好歇一歇,偏要跑回到童子学里来,还是现下这个章条被学监调整过的童子学,这真的是
        让王绅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
        孟彰颌首“嗯。”
        王绅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对上孟彰的眼睛,他竟又都说不出来了。
        庾筱侧过身来,跟他们搭话。
        “回来也好,一个人在家里待着,确实无聊得紧。”她笑道,“对了,孟彰,近来学里的章条有所调整,你可是知道了?”
        “已经知道了。”孟彰回答道,“方才在外头见过了谢尚师兄,他将调整过后的章条给我了。”
        另一边厢的谢礼也侧身过来,听得孟彰这话就笑了起来。
        “尚族兄做事向来细致,学里有了改变,你又在告假,自当是有所准备。”
        孟彰笑着颌首。
        庾筱也是连连点头“倒也是。”
        略停一停后,她重又问“方才你那书童出去了,他是在等你?”
        孟彰点头。
        庾筱也是笑了“那看来,这段时日我们这里的授课进程,你也是已经了解了?”
        孟彰再点头。
        王绅便道“你那书童是叫顾旦?确实不错。”
m.uxiaoshuo.cc</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