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市的交通,对比十年二十年后,顺畅的让人感动,只用了十分钟,李恺就到达明家胡同。
将车停稳,抬头看到从胡同另一端走来的陈文。
虽然是暑假期间,但陈文他们因为各自的原因,也没有回安城。
乔娜已是京都人,母亲苗雅琪就陪在这里,父亲乔祥栋也正在主持组建励肃集团的快递公司,公司总部就设在京都市,所以他现在的大部分工作时间也在京都市,正好一家团圆。
私营的快递公司早几年就已在南方崭露头角,比如浙省的某通,粤省的某丰,在1993年就成立了,之后的几年中,某二通,某三通,某达也相继登场。
励肃集团拥有“货运”和“速运”两大分公司,以及全国六个大型货运集散中心,小型货运集散地也是遍地开花,遍布全国大部分发达城市和地区,运输车辆更是庞大,所以没道理在“速递”业务上不分一杯羹,而且还要分一大杯。
尽管李恺知道,快递业务的飞速发展,还要等待很多条件的成熟(网络普及,智能手机出现,网购深入日常生活等等),但现在有货运公司和快运公司的业务需要发展,快递业务就算是搂草打兔子了,先给未来的独霸一方打个基础。
而马娟没回安城,是因为六月下旬,华乐音娱公司从明珠市和湾湾省高薪聘请了几位知名音乐人,对公司旗下的艺人进行“强化培训”,她就是其中之一,正好也赶在暑假时间。
而陈文没回去,是因为他爸。安城机械厂资产重组成为安城重工时,剥离了一部分小规模生产项目,其中的保温杯生产线,该项目被陈俊强(陈文父亲)、马永辉(马娟父亲)、江峰(江霞父亲)三人集资买断,之后建立了新厂。马永辉是总经理,陈俊强是销售副总,江峰是生产副总。
盛华集团、励肃集团、乐佳集团以及安城重工集团,这两年的活动伴手礼,会议纪念品,甚至员工福利都是各种各样的保温杯。背靠大树好乘凉,更何况是背靠四颗巨树,那些零碎的小单子。
1996年,三英保温杯厂的纯利润近千万,除去新上了两条生产线,三个合伙人各分得红利二百万。
与他们路数相同的还有安城服装厂,仅盛华集团和安城重工集团的工作服就让它吃的脑满肠肥,跟着沾光的还有安城棉纺厂,如今叫做安城绵芳集团(关于工作服的故事,可回阅第431到434章)。
顺便提一句,安城市建行分行行长吴天峰,在九六年年初,调任省行副行长,去了石门市;原建行办公室副主任唐美云,也成为信贷部主任。
陈俊强现在生活的更加潇洒。勉强算是“进步”之处,大概就是他的私生活“纯净”了许多,除了杜丽颖,其他老情人差不多都断了,而且很久没再听说有新“成员”的加入。
不过老陈负责的是销售工作,懂的都懂,在工作中难免会迫不得已的“逢场作戏”,毕竟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服务行业也日益繁荣,商务应酬中在所难免有接触。
所以,陈文懒得回安城,即使回去也未必能见到自己父亲,“那个人”工作很忙。
更何况,陈文在某些方面深效其父,从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身边就没有缺少过莺莺燕燕,他与这些人的交流更是“深入浅出”的“坦诚透彻”,你侬我侬之余,谁还记得一个不着调的老爹。
陈俊强是相貌英俊,身材高大,陈文比其父更加帅气。而且陈文还弥补了他爸当年的“短板”,陈俊强每个月给儿子的零用钱就是一个万元户。
如果一定要找出父子二人在这方面的差异,就是陈俊强不会去招惹年轻的“女孩子”,而陈文则通吃。
因为有前世的教训(第八章,相聚),李恺警告过陈文,让他少招惹人妻,每次说时,陈文也是乐呵呵的做着保证,不过未见收敛。
时间长了,李恺也懒得再提。
这三四年里,李恺已经很少干涉其他人的生活。
自从认可“命运齿轮”会自动修复的理论概念后,李恺就开始尽量尊重生活发展的客观进度。
有人说过,一只南米洲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a,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的米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这叫“蝴蝶效应”。
但是,李恺却认为,命运齿轮的掌控者不会视而不见,毕竟蝴蝶扇风后的效应,是要一点点累积的,之后会有森林、高山阻挡和削弱这股力量,或者改变其行进方向,更有可能随随便便派出另一只蝴蝶b,在蝴蝶a的对面也呼扇几下,负负得正,蝴蝶a的力量就不可能穿过巴拿马运河。
结果就是,屁事儿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