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年(六)(1 / 2)

免疫人生 成石 3445 字 8个月前

去年八月,蔡小丽产下一女。只间隔了九个月,今年的五月,就再次听到她怀孕的消息。

并不是李恺有窥测别人隐私的癖好,也不是他培养了类似于“东厂”的特务组织,需要掌握他人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李恺这三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京都,一边读研,一边“实战”,还要参与三家集团的发展。但他始终与朋友们保持着联系,毕竟这些人已经发生变化的人生轨迹,都变相证实着他重生的意义。

这些人也愿意与他联络,经常跟他说一些大家的近况。

李恺来自2021年的二十多年后,那时候除了冥顽不灵的极少人依旧保持着重男轻女的“优良传统”,绝大多数人已经发自内心的达到了“生儿生女都一样”的心境,甚至相对而言更喜欢女孩子一些。女孩子是“招商银行”,成年后只需拥有不错的“质素”(相貌、学历等)即可,谈婚论嫁时就没有太多压力,甚至不会做饭不会做家务也无所谓;而男孩则是“建设银行”,在努力提高自身“质素”的同时,还要在财力、物力上进行不断地“自我完善”(房子、车子、票子)。

否则,你就没有能力去“爱”你的女人,只能注定孤苦。

所以对于这种让妻子不间断怀孕来满足自己“生子传宗”愿望的行为,李恺非常看不上。

李刚很快就明白了李恺的意思。

“这事儿真不赖我。”李刚引着李恺向人群外挪动了几步,看身边没有了旁人,才小心的解释道。

表情很无奈,还透着些许委屈。

“我压根儿没有给李家传宗接代的念想儿。你知道的,我是个孤儿,是不祥的人。出生的那天父母双亡(264章、冲突),奶奶把我养到十一岁也去世了,之后的我是靠着大家伙儿的可怜施舍,自己去偷去抢才活下来的,如果一定要感恩的话,我感恩好心的父老乡亲们,感谢西郊工厂里粗心的废料库管理员们,更感谢我自己,如果我自己不拼命,都死八百回了,李家早就绝了。”说道这里,看了一下李恺,感觉自己的措辞不严谨,又补充道“我们这一支李家,早就绝了。”

“所以我从来没想过要光宗耀祖。我这辈子能活好了,逢年过节给父母和奶奶烧纸上供就圆满了,至于那些祖宗们就算了,我饿的奄奄一息时,被人打的头破血流时,谁也没上来帮过我,他们的愿望我也就不操心了。”

“我娶小丽时,提过给孩子改姓的事儿,但是怕嘟嘟的爷爷奶奶心里别扭,再给婚事儿添麻烦。我又不在乎这个,就不了了之了。

我当时特稀罕小丽,就想着早娶回家里心疼着。我也是真心把嘟嘟当亲儿子……想着多培养培养感情,过两年再说。

去年生了老二,小丽觉得俩孩子的姓氏不同,容易招人挑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想着给他也改姓李。

可孩子的亲爷爷不同意,而且是强烈反对。当初结婚时提过这事儿,老头儿也没说不行,他说随便我们的,怎么他娘的就变卦了。

小丽就非要给我生一个儿子,如今这个要不是男孩儿还要接着生,我怎么解释都不行。

她怕我将来没人给养老。

有嘟嘟呢,我不信那孩子会……

好不容易才说好的,就赌这一次,这一胎不管男女,都不再要了。我多多的挣钱,挣大钱,将来开个养老院,就养我一人儿。我怕什么。”

李恺觉得自己“崴泥”了,还事儿事儿的过来“兴师问罪”。

真他娘的多余。

可是李恺却“懒”的表示自己的“歉意”。

“……小丽姨……呵呵……还真是……呵呵……对了,我又定了一百台进口电脑,还是算投资,你看着安排,利润依旧我六你四。”

“那可太好了,我正琢磨着去石门开分店呢……国产机子就是有差距……过两天就去石门看门脸儿。”

两人顾左右言他,似乎刚才什么都未发生。

远远地看到蔡小丽从胡同中走出来。

“约了人,先告辞了。我这两天在安城,找时间再聊。”

“好嘞,再联系。”

“再见。”

“再见。”

李恺顺着主路继续往生活区里走去。

膨胀了,飘了。

李恺心中懊恼。

这几年,自己是顺风顺水顺财神,软实力和硬实力都有了,依附的人也多了,似乎自己也迷失了。

不忘初心,谈何容易。

走出一段距离后,李恺从斜挎包里掏出通讯录,找到需要的联系人,拨打了出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