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壑代表着大汉,与十人议会也做了一番商谈,主要是谈了两个方面,一是对奥斯曼人接下来的战事,二是日后大汉与威尼斯在商业上的合作。
<div class="tentadv"> 第一个其实也没什么好谈的,奥斯曼在地中海方向的海军虽然被歼灭了,但还有残余的海军躲在黑海海峡中,正所谓除恶务尽,威尼斯也懂这个道理,他们可不想等几年之后,奥斯曼海军再杀回来。
而大汉也同样想对奥斯曼斩草除根,不但是海上的打击,甚至还要从陆地上分裂奥斯曼帝国。
所以双方的意见出奇的一致,接下来威尼斯会再次派出海军,协助大汉杀进黑海海峡,务必将奥斯曼的海上势力一网打尽,甚至日后分裂奥斯曼时,威尼斯也愿意出一分力,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奥斯曼实在是个可怕的敌人,只要这个敌人还在世一天,他们就一天不得安宁。
相比于军事方面的合作,经济方面的合作就显得有些复杂了,早在奥斯曼还占据着一半埃及时,威尼斯就出现了大汉的商品,甚至有些胆大的威尼斯人,还靠着走私大汉商品发了横财,成为威尼斯的新兴贵族。
而在苏伊士运河打通后,大汉与威尼斯在经济上的合作也更加紧密,大批的威尼斯商人跑去穆法斯港,甚至是去了苏伊士港进货,然后运到地中海沿岸各国,从而大发横财。
而在品尝到大汉商品的甜头后,威尼斯的这些贵族们也想更进一步,那就是垄断大汉的商品代理权,比如丝绸、棉布、瓷器等等,都是十分紧俏的商品。
不过商品被威尼斯这个中间商垄断,对大汉来说却是各有利弊。
往好的一方面来说,借助威尼斯发达的商业,大汉的商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卖到欧洲各国,从而对各国的经济造成不小的冲击。
比如以棉布为例,大汉的纺织业已经普遍使用蒸汽机,而且纺织机也经过改进,使得棉布的质量远超手工布,这些棉布如果卖到欧洲,将会冲击当地持手工布市场,最终导致手工纺织者破产,整个棉布市场都将被大汉垄断。
以商品冲击欧洲各国的经济,甚至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实力,这十分符合朱瞻壑制定的国策的,甚至等到欧洲各国被削弱到一定程度,大汉也不排除直接出兵欧洲的可能。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威尼斯充当中间商,可以帮助大汉更快的实现目的。
但如果商品全都交给威尼斯人把持,那么商品利润的大头也将被他们拿走,大汉的生产商将失去议价权,从而受制于人,这对大汉的商业发展也极为不利。
所以对于双方经济上的合作,朱瞻壑也十分谨慎,将所有商品的代理权全都交给威尼斯肯定不可能,但也不能不给对方尝一点甜头。
于是最终朱瞻壑决定,将镜子、香水等几个影响不大的奢侈品交给威尼斯代理,剩下的商品则是以自由贸易为主,至于谁能从中得利,那就看双方在商业上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