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2 / 2)

中戏九六级表演系的这些人,如今在娱乐圈当中,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

章紫怡就是如此,她大三就是谋女郎,百花最佳女主了,大四就凭借着《卧虎藏龙》去国际了,一度走到好莱坞。

再比如说袁荃。

袁荃也是没毕业就拿到了影视界的大奖,不过因她钟爱话剧和性格低调的关系,很少在大荧幕上出现。

其实袁荃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是她不管是电视剧、电影还是话剧,都拿到了大奖,可以说是全面开花。

被问及怎么看待演员的中年危机,袁荃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没有所谓的危机,我觉得可能作为一个演员,希望这辈子可以演到老。三十岁时会遇到什么角色,四十岁时会遇到什么角色,我是有心理预期的。契诃夫的一些话剧,必须是四十岁以上的脸才能演的。”

通透来源于丰富的阅历,自信来源于精湛的演技,袁荃虽然活得低调,但她始终清楚自己的定位:“演员是能做一辈子的事业。”

这很厉害的。

甚至于。

在中戏读书的时候,她都是最刻苦的那个人。

刘火华就曾经说过:“袁荃是一个标准,如果跟她搭戏能通过,就离汇报的水平不远了。”

袁荃对01于戏剧的执著和笃定,令许多专业人士动容。

在一次出演《赵氏孤儿》时,她不慎从舞台上跌落,导致锁骨粉碎性骨折,半边身子都塌了下来。

然后在休养一段时间后,她带着打了六根钢钉和一根钢条的锁骨,像无事发生一样重返舞台。

著名话剧导演赖生川感叹:“半世纪以来,她是继林清霞之后,最有气质的女演员。”

另一位大佬孟静辉则称:“她是上天赐于舞台最完美的艺术品。”

年纪轻轻就获得业界认可的她,本可以凭借这股东方扶摇直上,轻松站上名利场的顶端。

可是她却选择了一条更少人走、也更为艰难的路。

毕业分配的时候,实验话剧院的院长点名从“九六明星班”要三个人:章紫怡、秦海露和袁荃。

三个人里面,只有袁荃留了下来,她决定奔向她内心的坚守。

“舞台才是我的毕生所爱,上学的时候除了读书上课,我想二十四小时住在剧院。”

袁荃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

比起拍影视剧,演话剧的收入肯定是天壤之别。

不过袁荃却看的很淡:“我也拍影视剧,有少量的别的工作,钱对于我来说足够用,而且我也不需要大量购置奢侈品。”

在话剧《琥珀》上,演出门票三天预售三千张,袁荃创造了话剧票房奇迹。

从《琥珀》到《简爱》,再从《暗恋桃花源》到《活着》,她几乎囊括了话剧领域的所有奖项。

一直到三十岁那年,袁荃和曹禺、老舍等名师大家一起入选了“华国话剧百年名人堂”,成为最年轻的入选成员。

袁荃把重心放在话剧,一连“消失”了好多年,一直到二零一九年的《华国机长》,袁荃的演技瞬间冲上微博热搜。

在这部以男性角色为主的电影中,袁荃每句台词都带有饱满的情绪,一个眼神带领观众迅速入戏。

影片中飞机遇难,饰演乘务长的袁荃面不改色地安抚乘客、稳住局面。

而倘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她坚定的眼神下始终有一双颤抖的手。

这一细节将乘务长内心恐惧却强作镇定的状态呈现得淋漓尽致。

袁荃曾说:“一个演员的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处在一个被选择的状态。但是当你不拍戏的时候,其实你有大量的时间是要去做准备的,这种准备本身就是你的生活。”

对于演员这碗饭,袁荃始终抱有赤诚。

在演话剧《青蛇》前,许多人劝她选主角“青蛇”,袁荃却主动选了自己喜欢的“白蛇”一角。

她说:“我选择心里最初的那个声音”。

作家于华看完她的表演后,曾称赞道:“她从不与人抢戏来增加自己的光彩,而是沉静在自己的角色里。或者说那个时候,角色就是她自己。所以,即使她柔弱而孤独的站在那里,也比别人强大。”

人在被名利裹挟时,往往很容易盯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逼着自己往前赶路,却忘却内心真正所愿,从而越努力越疲惫迷茫。

袁荃没有被演员的身份束缚,她遵从内心的节奏和秩序感,活得通透自由。

温润如泉的她,把明星光环看得很轻,她说:“演员身上的那一点点星光,大多数时候是角色带给你的,当你从角色、从银幕上走下来的时候,你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

袁荃没有偶像包袱,她过得自然随性,将普通生活作为塑造角色的养分。

跟她一样的,还有梅亭,还有秦浩。

甚至包括作品不多的胡竟、曾离和陈铭浩。

他们每个人在如今的娱乐圈,都有属于自己的标签。

而按照刚刚刘火华的说法,这些人都曾经得到过楚生的帮助,这真的太让人意想不到了。

………………

草原这边。

“楚老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黄小厨看着楚生,一脸的茫然和好奇。

实际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