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骆驼伊某尝试接触之后,也通过第三国中转的方式,从我们这里购买了包括63式装甲车、63式107毫米火箭炮、59-1式130毫米加农炮等武器装备。
甚至还在1988年引进了30架歼-7n战斗机,只是由于歼-7n最终交付是在两伊战争结束之后,才没有出现两国歼-7在波斯湾上空搏杀的情况。
就这样,我们在两伊战争的这8年间,军工产业每年对外出口额,从来没有低过12亿美元,在最巅峰的1986和1987年,甚至达到了22亿美元和24亿美元的高峰。
因此,粗略估算这8年间,我们军工对骆驼们的出口总额大致在130美元左右。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比如说在1983年,国内还向出口了2艘053he型护卫舰,在1987年、1988年向巴铁出口了共60架歼-7战斗机,1988年向“萨瓦迪卡”出口了50辆69ii坦克等,而这些出口收入并没有算到里面。
这可是上百亿美刀的收入啊,以眼下的经济形势来说,对于我们的军工业来说绝对算得上是雪中送炭。
当然了,军工出口的好处绝不仅仅只是赚到了钱,对整个军工产业来说,那都是好处多多,除了为自身发展带来大量资金之外,还获得了之前国内自循环生产武器装备时,无法得到的先进经验。
这些经验并不仅仅是说,像成飞在出口歼-7系列战斗机时,通过与参战国交流所获得的武器发展经验。还使得国内对国际武器装备交易模式中,常见的问题、容易出现的陷阱,都有了大体了解,避免了后续可能遭遇的损失。
举个例子,在90年代中期,大毛曾向我们推荐过苏-30战斗机,并表示苏-30战斗机的技术“已基本完成研发,只需少量资金就可以达到成熟状态”。
然而,中航工业通过之前将濒临失败的歼-7iia,转变成歼-7
听到这话,周扬也松了口气。
他对这批考生没有太大的期望,能考上一半人就算是不错了。
毕竟全国平均录取率只有7%左右,他们村能有50%的录取率,那绝对算得上是高考奇迹了。
要是这样的话,教育说不定会成为八宝梁村另一个支柱产业,就像冀南小城衡水以及皖中的毛坦厂。
想到这里,周扬的眼神不由变的深邃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