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馆儿开起来了。
        名字是梁老先生起的,叫‘知一味’,并且亲自写的匾额。
        躲进屋里用左手写的,没让人瞧见。
        孙芸问老先生“知一味”的意思,老先生抚着胡子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知一味,辩百味,脍炙千味……”
        孙芸竖起大拇指!
        文化人儿!
        而且字儿也好看,胖乎乎的,有点q弹的意思。
        门匾有了,桌椅板凳筷子啥的都准备好了。
        每个雅间还挂了梁老先生的画儿,画的不是别的,都是菜品。
        嗯,也是左手之作。
        梁老先生左手画的画儿也不是没见过人,但是见过的人都不知道是他画的。
        现在孙芸等人知道是他画的,但孙芸等人不知道他的身份。
        就很稳当,不怕被看出来。
        帮工也找好了,孙芸买了一对儿中年夫妻,男的有点儿瘸腿,也是战场上落下来的毛病,女的是个哑巴,但是耳朵不聋,能听清话。
        两个人干活儿都十分麻溜。
        让孙芸惊喜的是,刘琴这傻丫头揉面贼厉害,而且她教她做糕点,这丫头一学就会。
        这还真让孙芸见识了啥叫上帝关了你一道门,就会给你开一道窗。
        刘奎见孙芸夸赞刘琴聪明,就骄傲地道“琴儿大小就爱玩儿泥巴,我看她泥巴玩儿得好,就教她揉面做馒头,扯面条,她都学得很快,还做得很好。”
        不管别人怎么骂他妹妹傻,他自己觉得妹妹特别聪明。
        如今主子也这么认为,刘奎高兴得很,感觉找到了知音。
        戏文里怎么说来着士为知己者死!
        他觉得他现在就有那种为主子付死的冲动。
        (孙芸你死了我上哪儿找厨子去?好好给老娘上灶炒菜!)
        最让刘奎感动的是,主子每天竟然花钱给了他妹妹买鸡,买鱼,买虾吃!
        他是厨子,自然知道这些东西有多贵。
        就是地主家也不敢一日三餐地吃,可太太却舍得给他妹妹一天三顿地吃。
        虽然严格控制了量,那也不便宜。
        主子的医术也了得,每日给妹妹扎针吃药,妹妹的胃口就小了些。
        吃不饱也不会同以前那样死命地闹腾。
        主子医术好,厨艺也好,刘奎佩服得五体投地。
        孙芸不知道自己多了个迷弟,她跟刘奎将菜单定下来。
        就一个大厨,菜品也没定太多。
        粉蒸肥肠、粉蒸排骨、咸菜蒸肉、烧肥肠、烧排骨、烧鸡、烧鸭、绿豆炖小肠。这几样是可以事先烧好,装进砂锅里坐到炭炉上,到了饭点儿把盖子一揭开,喷香的味道瞬间就传出去了。
        把人引来一瞅,油汪汪的汤,大坨的肉,就没有不吞口水的。
        有了现成的菜打底,炒菜啥的就看当天的食材,现写水牌。
        不过孙芸在问过刘奎都会什么菜式之后,就教他一道水煮鱼、一道水煮肉、一道冷吃兔、一道泡凤爪。
        这四道菜暂时可以做知一味的招牌菜。
        饭馆儿开张,生意竟然还不错。
        烧菜蒸菜晌午就卖完了。
        卖完了钱大娘就连忙去屠夫那里买下水回来收拾,刘奎吃完饭也不歇着,先把烧肥肠烧在锅里,粉蒸肥肠也上蒸笼蒸好,这东西耗时久,差了时辰就容易嚼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