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特别想看看这个刚抓获的嫌疑人,这个杀了一个日本人的人,这个做了轰动大案的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陶潜走出办公室,乘电梯下到一楼,在大楼一进门的地方碰到了抓捕组一行。陶潜扬手和宋军打了声招呼,看着他们从身边走过。
陶潜的注意力主要在陈大柱身上,虽然对他只是短短一撇,但一丝疑惑还是涌上他的心头。眼前的犯罪嫌疑人,与陶潜此前的分析和预想出入很大,给他的第一感觉是抓错了人。
进到专案组以后,陶潜对凶手不知揣摩过多少次,对凶手的性格特征有一些勾勒。
有时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躺在床上睡不着,头脑中有一种一片空灵的感觉,仿佛那个凶手就在他的眼前,伸手可及却又碰触不到。
在陶潜看来,凶手对案发现场进行了“整理”,没有留下漏洞,行凶地点的选择正好避开了监控探头的可视范围,并且处于路灯照射的盲点,是附近一带光照最弱的地方。
陶潜不相信这些巧妙的安排只是巧合,只能说凶手是个心思缜密、计划周详的人。
而刚刚和陈大柱打照面的时候,陶潜对他进行了仔细观察,认为他是个做事冲动、鲁莽少谋、不计后果的人。
这个判断不完全是从长相和气质上看出的,最重要的是他的眼神,眼神是最骗不了人的。
陈大柱的眼神里透着一股懵懂的蛮气,应该是个不爱动脑、只爱动手的家伙。他的眼睛躲躲闪闪,有些慌乱,陶潜和他有过几秒钟的对视,眼神一碰,他便立刻躲开了。
由此判断,陈大柱应该是个内心极端自卑的人,与陶潜通过分析描绘出的凶手形象,无论如何也对不上号。
但愿是自己想错了吧!刑侦工作首先要看的是证据而不是感觉。陶潜在心里说服着自己,也许是陈大柱碰巧运气比较好,有如天助般地在现场没有留下痕迹。
如果陈大柱真如看到的这般简单,只要警方审讯策略得当,抓住他自卑和心虚的弱点,让他招供不会太难。
不过,陶潜始终无法将“有勇无谋的陈大柱”与“老谋深算的做案手法”整合到一起去。
此刻,他心里的疑虑与专案组上下的欢快气氛很不协调。自己是不是太多虑了?陈大柱到底是不是凶手,审了以后就会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