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队极力克制着自己不发火,语气尽量平和地说:“我说过的话我没忘!可你今天说的这些疑点都是猜测!我们并没有给他上‘手段’,他是自愿招认,你是知道的。我问你,陈大柱如果不是凶手,他干吗要认罪呢?他这样做能得到什么好处?除了死,他什么都得不到!”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无数遍,也试着找过答案。我不知道哪个答案是真的,真正的答案只有陈大柱自己知道,甚至他也不完全清楚自己为什么这么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我想过有一种可能,他之所以承认自己是凶手,是因为他能因此获得成就感。他一直生活在屈辱中,一直不被认可,他太缺少认可了!”
“这只是分析,根据呢?”
“根据也有,陈大柱在收到两封美女的求爱信以及他父亲和宫本夫妇来探视之后,忽然承认自己杀了武野。那两封信加上父亲和领导的探望,让他知道外界把他当成抗日英雄,给予他的都是赞美与肯定。还有二十几万的捐款,让他老父亲在村子里第一次出人头地,挺直了腰杆。这一切让陈大柱觉得,承认杀了武野,自己会成为英雄。”
“这是人命关天啊,英不英雄的都是虚的,谁愿意拿死当儿戏啊?”
“这正是他跟我们思维方式不同的地方。我们觉得不正常的逻辑,也许在他的世界里是正常的。”
“他是不是正常我们管不了那么多!”谭队有点不耐烦了,声调高了一些,“按你说的,陈大柱不是凶手,那谁是凶手?”
“这我不知道……我们可以继续查啊……”
“你想得太简单了!上哪找?我们已经把全市翻了个底朝天。你也知道市里领导给我们的期限,现在马上要到了。如果按你说的把案子全推翻了,我们又回到了原点,我们怎么交差?你的想法太不现实了!”
其实一线刑警最不喜欢领导动辄下死命令限期破案,这不符合刑侦的科学规律。可有些不懂行的领导专提这种“无理”的要求。
陶潜能体谅谭队的难处,也许自己身处谭队的位置,也会像他一样决定。想到这些,陶潜便不再说话了。
谭队觉得自己的话有些重,便安慰说:“这次侦破武野被杀一案,你贡献很大,请功的名单上你肯定排在第一个。我以前跟你说过,你们组的组长老孙年龄大了,不再适合在一线干了,我的意思是想让你接替老孙。现在这个案子是个机会,你立了功,接替老孙便理所当然。当初让你参加专案组,也有这个意图。”
陶潜心里很清楚,如此结案对自己也是有利的。当然,谭队正处在从副队长扶正的关键时刻,他特别担心该案影响自己升职,如此处理对谭队的好处更大。
陶潜稍微冷静了一下,看谭队今天很难被说服,他又想起周小鱼的话, 把自己的疑问讲出来,他已经尽到责任了。
至于领导怎么处理,那是领导的事,对案子负责的是领导。
于是,他便不再坚持了,说道:“我心里有疑点,老放不下,今天说出来,领导别见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