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两位怎么在这里?这是您亲戚家?怪不得我们刚才去你们家,家里锁着门呐!”
宋教授笑得得体而优雅,“小许,这是我和我家老贾刚交的朋友,昨天在这儿过的年。”
几人一对视,对徐子卿几人明显热情了许多,原来几人有的是街道办事处的,有的是妇联的,还有是在友谊商店干售货员的。
知道徐子卿三人考上大学,而且都是知名大学,几人眼中闪过佩服。
徐子卿看着几人年龄都和赵梅,还有于母年龄差不多,几人拉了拉家常,果不其然,年龄就是差上差下的。
有几个孩子下乡的,也考上了大学,不过有的考回京市,有的则考在别的地方。
许大娘叹了口气,“我家大海虽然考在下乡的省份,但能从村里出来,我就心满意足了,您几位可不知道,我就怕我家大海从乡下领回个媳妇来,到时候劝散吧?咱下不去那心,显得特别没良心,不劝散吧,我自己看的还堵心,不过好在我家大海是个能坚持住的,愣是没找对象,傻小子友福份。”
另一个看着比较面善的大娘听了许大娘的话,非常羡慕,“你家大海看着憨,但人家好歹有心眼,我家小芸就是个真憨憨,找了一个乡下汉子,孩子都有了,男人对我家小芸也确实好,好在两个人都考上大学了,只要他俩好好过日子,我想着我能帮就帮把,孩子帮着照应着,他小两口也轻快些。”
几人东家长,李家短的拉了几句,也套出了几人的工作。
许大娘直接拉着徐子卿的手道,“你婆婆眼光真的是顶顶好,我们这儿的治安可是最好的,人也是出了名的好,我们街道年前还被评上过先进呢!”
旁边的赵大娘说道,“你俩不是刚结婚嘛,这孩子很快就有了,婆婆还上班,没人看孩子也不要紧,你们自个儿能带到会走路了,咱们街道这儿还有托儿所,贵是贵了点,但人家对孩子就像自己亲生的一样,我儿媳妇就在托儿所里面上班,到时候我让她照顾着点。”
徐子卿囧了囧,这才结婚几天呢,就有催生孩子的了。
徐子卿不禁想到前世的梗,没结婚催结婚,结了婚催生孩子,生了孩子就开始比成绩,人生就这样循环往复。
于母笑了笑,接话儿道,“小年轻刚结婚,面皮儿薄的紧,我儿媳妇还小,两人还是先以学业为重,这人就得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学习,生孩子二十三十的都能生,四十岁的时候想生也能生,这事儿不着急。”
赵大娘也是个和顺的性子,听了于母这么说,立马顺着说道,“就是,他俩都考上了顶级学府,说明学习好,就该趁着现在好时候,使劲学,学好了为咱国家做贡献,咱使把劲儿,超越漂亮国。”
几位男同志是看出来了,有女人的地方,哪里还能容得他们插嘴,好在很快也有男同志过来拜年,这几位女同志便借机去了别家。
徐子卿还真没见过这阵仗,感觉很新奇,原来过年也挺有意思,大家穿的新做的衣服,串门拉家常,没有手机和电视,年味儿特别浓。
晚上宋教授老两口说什么也不在这儿了,约好了明天送年再一起。
热热闹闹的接完年,接着又热热闹闹的送完年,于父和于母便准备搬回大院了,徐子卿三人则准备出发回q市,赵梅和张政委还得留一段时间,和张毅对象那边商量一下结婚日期。
初三一大早,徐子卿三人大包小包的坐上了回q市的火车,赵梅一家也搬去了他们买的四合院,整个四合院空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