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9 章 【三更】309(2 / 2)

现在看着这份考生简章,大家总觉得脸上有点隐隐作痛——当初是谁说的菟裘左庶长的条陈也不够完善,所以能力也最多如此来着?人家这明明很完善嘛。

不过,吏部尚书还是强撑着说了一句:“夏郡毕竟人少,与整个大秦不可同日而语。”

这么说倒也有点道理,毕竟大秦的国土面积已经很大了,以前只有十六个郡,现在则有十八个郡外加一个楼兰。

把楼兰算成一个郡也不是不行。

反正这么大地盘肯定不是夏郡这样简单的考生简章就能搞定的。

嬴政似笑非笑地看了吏部尚书一眼,吏部尚书立刻低头装死,哎,他们也就只能这样挽尊了。

难道要让他说他们这些大秦中流砥柱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孩子吗?

虽然菟裘鸠这个孩子已经二百九十个月了,但他们大部分人都是菟裘鸠的年纪乘二,真要承认了这老脸往哪儿放啊!

菟裘鸠原本还不知道这些,但谁让他同床共枕的人是大秦第一特务头子呢,这种不痛不痒的消息完全可以透露给他。

他在知道之后倒是没什么反应,反而是嬴华璋坐在他身边说风凉话:“他们也就找找这种借口了,一个个白长岁数。”

菟裘鸠立刻说道:“别这么说,前辈们也都很努力了。”

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地方性科举搞得有模有样是因为他从小考到大啊,哪怕穿越十年,但是他经历考试的时间是十年乘以二,甚至好几次都是千军万马闯独木桥。

几千年发展出来的比较完善的制度哪里是几个人想出来的那些能比得上的?

如果真有这样的天纵奇才,别说了,赶紧供起来得了。

当然菟裘鸠不知道他自己已经成了大佬们眼中的天纵奇才。

那些人嘴上说着夏郡一个小地方的科举不能跟全国比,朝廷要办还是要慎重这些话,实际上一个一个都在盯着夏郡的秋闱。

就看这一举是成是败。

如果成,那么朝廷完全可以吸收其中经验,如果是败,那就再观望一下。

虽然这些讨论都是在高层发生,但总有一些消息灵通的人能听到一些风声,于是赶在报名截止前两天,报名人数突然创了新高——两天加起来的人比之前一个月都多。

最后报名的人加起来一共有五百人之多。

菟裘鸠看了之后都瞳孔地震,五百人选十人,这个比例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

最主要的是有一些冷门的官位报考的人并不多,比较热门一些的——比如说郡少府里面的官位,那真是打破了头。谁都看得出来夏郡肯定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而且很多人都知道夏郡要建新郡城的 也就意味着负责建设的少府肯定是要被重用。

然后就是掌管仓库的仓吏 这也是报考热门。

除此之外 治粟吏和厩驺这俩一个负责种植一个负责车马的官位报考的人就很少。

毕竟夏郡这里看不出有什么耕地 治粟吏估计也没什么用 而菟裘鸠在报考指南上也附赠了说明——短期内治粟吏是负责培育从西域带来的新品种。

大家不知道都有什么新品种 很多人也不关心。

最主要的是谁当官是为了种地啊 不去不去。

所以一些热门的岗位都不是十几比一的录取率 甚至可以达到一百比一 简直看着都眼晕。

菟裘鸠倒也不在意 人往高处走很正常 而且这样也能保证现在保命治粟吏的要么是识时务 踏实肯干的 要么就是对种植很感兴趣的。

至于有没有经验都不算什么反正他们手上的那点东西整个大秦都没有 更不要提有种植经验了 大家都是从零开始 他只需要干活认真能吃苦的人。

不管怎么说 夏郡的科举也算是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开始进行。

因为关注的人很多 所以在科举快开始的时候 旧王庭这边不仅有考生过来入住 还有一些过来围观的。

有些是家中有钱的富户派出来的 还有很多是官吏家中派来的 还有一些是朝廷派来的人。

反正林林总总让原本几乎空了的夏郡竟然有一种人满为患的感觉——城内的房子有一间算一间 哪怕再破都租了出去。

菟裘鸠在看着当月账目的时候忍不住沉默了一瞬 谁能想到搞个科举赶得上好几个旅行团赚的钱了呢。

这哪儿说理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