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乡邻们的生活问题,当时的社会公社领导商议决定由两岸村民共同将沿途的湘江大堤进行加固,就这样四邻八乡的乡亲们便激情高涨的聚集到了一块儿劳作。
青年陈机林与少女闵小云是在修湘江大堤时认识的。
青年陈机林是当时二中的高中生毕业,算是高等学历,长的也是剑眉星目,谈吐不凡。
少女闵小云也小初毕业,长的亮丽清俗,干起活儿比男人还麻利带劲。
短短几天相处下来,两颗年轻的心便暗生了美妙情愫。因当时封建习俗,男女公开打情骂俏可是很糗的新闻,若是背地里搞对象,那更是会遭受社会舆论谴责。
青年陈机林与少女闵小云只得在修“黄河堤”时轻声的相互哼唱。
滑不溜秋的“狐狸”看在眼里,自告奋勇的跑起了腿。
“我家幺妹子小云脾气傲,受不了气,而且我们两家隔河度千里,将来如夫妻吵架拌嘴,婆媳不和,我们一时半会儿也赶不过来。” 一位老者淡淡的说道。
“这点您大可放心,那小伙子脾气在方圆十里八乡是出奇的好,决不会让您闺女受半点儿委屈。”“狐狸”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回道。
老者心里始终有些坎儿,任凭“狐狸”说的再好,迟迟没有点头答应。
一位慈祥的长者只能厚着脸皮前去,诚恳的道:“亲家公,你放心,我教育的儿子我心里有数,如果将来我的儿子对不起你的女儿,我会亲自带他前来向你负荆请罪,我老陈的人品你也可以向别人打听打听,我一口唾沫一颗钉,说到做到!”
老者心虽有不愿,可架不住女儿心花已盛开,只得勉强应允了下来。
就这样俩青年在“狐狸”的撮合下共结连理。他们就是生我养我培育我的父母,也是苦难家庭中最杰出最伟大的父母。
我爱他们,也曾有过一丝丝的怨恨。
父母婚后便被分了家,爷爷分给了我父母后半间土屋,几十斤稻谷,一口锅,几个碗……让我父母有个 窝,能将就着生计就行。
因当时生活条件所限,父亲兄弟姊妹多,而父亲是家中长子。婚后已不能替爷爷分更多的忧,爷爷需要维系一个大家庭生计,哪能有多余的口粮分给我的父母?
父母只能靠自己双手每天出工挣工分过日子,这样基本上能维持生计问题。但他们感到很满足很满足,小夫妻俩就这样快乐地生活着。
婚后一年,母亲产下一男婴,取名陈国军,他就是我的哥哥。
爷爷奶奶有了长孙,自是十分高兴。但爷爷家也是饥寒交迫,身边还有那么多年幼的孩子需要照看,每天也靠挣工分过日子,故而并没有时间来照看我的母亲,也没有贺礼相送,更别说购置物资大摆宴席了。
母亲生下孩子没几天,迫于生计,不得不照常出工,把孩子放在自制的箩筐里,任其屎尿全部拉在尿片上,为的是挣那一日三餐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