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父母的决定(2 / 2)

上初中那年我13岁,当地的变化听父辈们说实在是太大了。

从我出生时起只有公社的一排小平房,和现在的老街遗留下来的一排老房子作为商贸区外,其余的地方可全都是大座小座的土丘。

可这儿如今已大变样了,先前大大小小的土丘早已没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崭新的高楼大厦耸立在马路边。八方的乡邻们都聚集到这镇上来赶集,可热闹了。

以前这儿交通不大方便,马路上很少有车辆往来。现在改革春风吹来了,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足,马路上自是车水马龙,可随时随地搭车到各地市去办事,比以前方便多了。

四面八方的学子也纷踏而至本镇重点中学来沐浴学习新生的事物。每每提及本镇的发展,老一辈人便会忍不住感叹:这可得感谢邓小平主席实行改革开放,乡邻们才能有这样的新生活。

我真庆幸我能在这么好的一所中学念书,心中自是充满了自豪感。

马上要面临开学了,我的内心反而开始矛盾起来。

13岁的年纪,多多少少也懂得一点人情世故。知道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喜,什么是悲……

打我记事起,很难瞅见母亲会心的笑过,倒常常发现母亲从外面干完农活回家,爱与父亲一起叨咕些话题。眼睛里还闪烁着泪花,我隐隐感觉出母亲在外听见别人在背地里说了我一些不堪入耳的话。

我好不难受,不懂得该如何去安抚我的母亲。我知道我是个不大吉利的孩子,落在谁家就会给谁家带来悲伤和痛苦。

乡邻们为何老喜欢带“有毒眼睛”瞧人,为何喜欢把别人家孩子的不幸当成茶余饭后舆论的焦点,议论别人家孩子走路跛着脚,是父母前世作的孽太多,报应都落在孩子身上了,还时不时地发出“蛐蛐声”,这也就是母亲常常压抑心结的原因。

难道这些人就没有一点点慈悲胸怀,一点点怜悯之心,给这个不幸家庭予以帮助予以关怀。即使汝等没有这种高风亮节,又何必在人背后乱搅舌根,议论他人长短,讥讽他人,嘻笑他人,稍有意见冲突便当面讥讽母亲“生了个瘸子,怕是前世作的孽太多,这下遭报应了吧”之类平常寒碜人的话语。

母亲哪争辩得过,只得将委屈都积压在了心里,躲在家里只是一味地抹眼泪,父亲的情绪明显也很低落,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