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节(1 / 2)

苏星河坐在那里,迎接着周围人的目光,却一脸平静.

说实话,从一开始,他就很有信心,自己肯定能够成为候选人之一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己年轻.

事实上,整个古书画修复圈子里,能够在一两个月之内做到修复《五牛图》的人,不是没有.

但问题是,能够修复的那么快,又保证质量的人,就非常少了.

甚至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之辈.

像苏星河这样年轻的,就更没有了.

而在古书画修复圈子里,他这种年轻,无疑是极大的资本.

没看到每次说起这个事情来,这几个老教授,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对劲么.

当然,整件事也不可能只需要苏星河一个人.

“九零三”

毕竟是国宝级别的古书画,苏星河自己根本忙不过来,肯定还需要助手.

一共选择了四个人,包括苏星河在内.

剩下的三个3,也都是年轻一辈古书画修复的佼佼者.

人员确定下来后,几位老专家商议了一下,决定从后天开始,人员到齐以后,正式进入国宝《五牛图》实际修复工作.

苏星河这时候的心情也是颇为激动的.

很快就整理好情绪,等待那几个人的到来.

说实话,他真的很期待,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高手们,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要知道,古书画修复流派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到民国时期还存在的就有沪派,苏派,扬派,京派等九派之多.

这些............派系都各有绝技.

比如说,蜀派有绝技号称“借尸还魂”

,可以把整个旧书纸更换,,让原来的墨迹附着在新的纸张上.

京派的绝技“珠联璧合”

,把纸放在锅里和天然碱性溶剂混合,加入颜色后熬成粥状,修补虫蛀的书籍没有任何痕迹.

津派的绝技是“千波刀”

,名如其艺,可以将纸随意劈成需要数量,而且保证原来的墨色,纸质.

劈开后还能保证原来纸张厚度,即便是被劈开一千次依然可以如原来,不损伤纸张元气,犹如复制古书.

但如今这些............古籍修复绝技,不是被现代科技取代了,就是...自我消亡了,说起来也是一种损失.

而且.

苏星河如今也总算知道,古籍修复跟古画修复是分开的.

或者说,在宋代之前,书籍和古画修复是不分家的.

但是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古籍修复也蓬勃发展,随后又逐渐成为了单独的技艺.

但古籍修复和古画修有些技术还是相通的.

说这个话的人,是燕京荣宝斋的一位师傅.

苏星河还从他手里借来了载联璧合”

绝技的书,仔细的研习了一番.

在古书画修复圈子,从来没有什么留一手的说法.

大家有什么好弟子,那都是互养的,毕竟这个行业,又年轻又有天赋的好苗子不多.

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要是在自己手里面断了传承,那真是天大的罪过.

........................三天之后,所有修复小组的成员就位.

按照预先制定的修复方案,第一步就是...清洗画卷.

在此之前,故宫博物院方面利用红外线能谱仪以及多光谱扫描仪等现代科学仪器,对《五牛图》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并将其修复前的情况如实记录进档案.

按照检查资料显示,《五牛图》的画芯,主要是因为烟熏尘染,导致质地变黄变黑,上面的那些.........破洞,也多是火星溅射导致的.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专家组确定了先驱尘,然后用开水缓慢淋洗画芯的洗画方案.

苏星河等人先掸拂去画面上的浮尘,然后将旧裱的镶料一点一点小心地拆裁掉.

按理说,掸拂尘,除灰是比较简单的.

但是,《五牛图》由于存放数百年,其材质已经有些脆弱不堪,因此,苏星河等人在操作的时候,依旧是小心翼翼,不敢用力过猛,更不敢速度过快,就怕造成二次损伤.

花了差不多两三个小时,,这第一步总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洗画了0.........洗画的原则,是“画复鲜明,色亦不落”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画面要恢复鲜明亮丽的颜色,而颜料又不能有脱落的情况发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