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扎”的方式,形成的刺创创道,自然多为“由上至下”。
而尸检报告里说的季肋部,即是指将腹腔进行九分法划分后,人体的左右上腹部。
也就是说,凶手这是一刀从侧面,自上而下地扎进了死者的右上腹。
而且这一刀扎得很深,深入肌层、脏器,几乎贯通肝脏。
“不过,为什么会是从右侧面扎人,这样发力不会很别扭么?”
“而且右上腹部,凶手怎么会一刀扎中这个位置…他当时和死者,到底是保持着什么体位?”
林新一努力地在脑海里还原着当时的场景。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眉头也越锁越深。
“林先生?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么?”
眼见着林新一久久不语,风见警官试探着问了一声。
“哦…没什么。”
林新一把心中的疑虑暂且放到了一边。
他选择首先回答公安想让他帮忙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好消息是,这件事应该与组织无关。”
“死者头部的钝器打击伤,可以确认是某种金属圆头锤或羊角锤这两种锤子,都是常见的家用工具锤。”
“而死者右上腹的锐器刺击创,还正好刺中了肝脏。”
肝脏有镰状韧带、肝圆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等起固定作用,因此肝脏在腹腔内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由于其解剖部位和结构的特殊性、在伤害、凶杀案中经常遭到损伤,并且其位置相对固定,就容易在肝实质内留下凶器的印痕,通过印痕推断凶器特征。
而负责解剖的医生工作也足够认真负责。
在把体表和肝脏表面的创口拍照固定之后,验尸的医生将死者整个肝脏都完整地提取出来。
然后沿着肝脏表面的创口纵行剖开,找到了创道内完整的刺器移动性印痕。
“痕迹长度11.5cm,最宽处为3.9cm,厚度0.2cm。”
“而体表创口呈梭形,创角一钝一锐,钝角创缘可见轻微皮肤挫伤改变,这都是典型的单刃刺器特征。”
“再结合体表创口到感知创道的距离,推测刀体长度为15cm左右。”
“所以,只是一把长15cm,最宽处近4cm,刀背厚度0.2cm,单刃的刺器。”
“符合这种特征的刀具,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家家户户都有的长款厨刀。”
林新一根据创口的各项数据,把凶手用的两种凶器都推断了出来:
“家用厨刀和家用工具锤…”
“如果说这是什么犯罪组织干的,那这组织…”
他稍微脑补了一下,琴酒戴着礼帽,叼着香烟,冷笑着从保时捷上下来,亮出腰间菜刀和锤子的清奇画面…
“那这组织未免也太low了。”
第362章 这孩子不对劲
听到林新一在一番科学分析后给出的结论,风见警官眼里满是崇拜的小星星。
但降谷警官可就要沉稳多了。
“观察创口形态就能推断出作案工具,林管理官的眼力果然令人佩服。”
他一边细细品着手里贝尔摩德泡的热茶,一边若有所思地问道:
“但仅仅是凶器类型,应该还无法判断,此案就一定和组织无关吧?”
“或许这锤子和厨刀,只是组织的杀手在案发现场,也就是死者家里临时取用的武器。”
“比如说,他为了不在深夜惊扰到附近住户,所以没有使用自身携带的枪械?”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可能。”
林新一看得出来,对方其实已经认可了他的分析。
但即便如此,那位降谷警官也依旧保持着谨慎,没有放下那看似无用的怀疑。
对一个警察来说,这是一种极其难得的品质。
林新一为此点头赞许,同时又解释道:
“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那可是一个能开直升机在东京扔火箭弹的组织,深夜杀人的时候给枪配上一把消音器,有那么困难么?”
“而且,假设在座的各位,都是那个组织的成员。”
“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杀手,身上除了一把手枪,就不带点什么‘副武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