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却突然在不经意间注意到:
“那地上的是…手机充电器?”
“为什么会有手机充电器掉在地上,没有人收拾?”
柯南好奇地凑上前去,戴着从林新一那里要来的手套,小心翼翼地拾起了那手机充电器。
拿近一看,那笨重的手机充电器上,竟是染着一小块触目惊心的焦黑。
凑近一闻,还能闻到那股浓烈的塑料烧焦的味道。
再仔细观察,就更能注意到,那靠近充电头位置的手机充电线,有一小段已经被磨破了胶皮,裸露出了里面的金属导线。
“这…”柯南眉头紧紧锁起:“充电器有烧焦的痕迹,而且在这充电器掉落位置的附近,就有一个电源插头。”
“如果是谁用手捏着这个充电头去插电源,那他的手就很容易触碰到那一小段裸露在外的金属导线,从而引起触电。”
“这会和张田先生的猝死有关系么?“
他自言自语地提出疑问,却又很快将其否决:“不…应该不会。”
“张田先生上半身都没看见有什么可疑的外伤。”
“如果是因为触碰到破损的手机充电线,而触电猝死的话,他身上应该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电流斑才对。”
所谓电流斑,就是电流通过完整皮肤时,在接触处产生的焦耳热及电解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特殊皮肤损伤。
触电者身上往往会出现这种颜色灰黄的坚硬斑点,就像是被火烫过一样。
所以柯南就把电流斑当成了判断张田先生是否触电的依据。
“但这可不一定哦。”
灰原哀的声音悄然在身后响起。
“嗯?灰原,你怎么回来了?”
“担心你找到什么对林新一不利的,所以过来看看。”
“不过,你倒是真是发现了不得了的线索。”
灰原哀静静地站在那里,细细打量着柯南手里握着的手机充电器:
“有这个充电器在,张田先生出事的原因,可能就要改变了:“
“他可能不是生病,而是触电猝死——”
“即使他身上没有肉眼可见的电流斑,也有可能是触电。”
“因为电流斑本质是电能转化为热能所引起的电烧伤,而且需要有一定时间。”
“有研究表明,即使是非典型的Ⅰ度电烧伤,也需要在50度以上的温度下、持续20秒,才能形成。”
“同时也有统计表明,在触电电压在220伏以下的触电案例中,也有高达1/3的遇难者身上没有出现电流斑。”
“原来如此。”
柯南点了点头,表情却是有些微妙:
“不过灰原,怎么感觉你跟林新一越来越像了…”
“这些刑事科学的内容,你也有研究?”
“我看过林新一买回来的书。”
“对我来说,这些都只是不用多少时间就能掌握的简单内容。”
灰原哀的话语听着似乎是有些“自大”,但她那风轻云淡的声音,却总能让人觉得她的骄傲是理所应当:
“总之…越是在低电压、低电阻、接触时间短的情况下,就越不容易形成电流斑。”
“比如说,在触电后很快挣脱。”
“又比如说,触电部位的皮肤——也就是触碰到那充电头的手掌上沾着水,减小了电阻。”
她的语气悄然变得微妙。
能让人听出来,她最后的这句话才是重点。
“手掌上…沾着水?”
柯南心里想到了什么,当即低头仔细观察地面:
果然,在那电源插头附近的地面上,还残留着几滴小水滴。
今天空气比较潮湿,这些小水滴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蒸发多少,甚至就连边缘毛刺都还暂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这是从张田先生身上滴落的水滴?”
“水滴会滴落在这个靠近电源插头的位置,也就是说…”
“张田先生当时是在手上沾着水的情况下,拿着手机充电器去插电源接口,结果误触到了裸露的那一段导线,导致了意外触电?”
“没错。”
灰原哀认可地点了点头:
“可能张田先生出事前刚刚洗过手,然后发现自己手机电不够,就从茶几柜子里找出一只充电头,用来给自己的手机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