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内的那些权利倾轧,唐峰也懒得去掺和,他所图的,不是朝堂里的那点权利,而是军权。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还是没有错的。
这一日,内廷外廷碰头会。
这次会议,本来是该由新皇帝朱由校主持的,可谁曾想,这位新皇帝,竟然偷偷溜出了皇宫去。
好吧,一群太监,找了大一圈,最后,竟然在青楼里找到了朱由校。
虽说,大家伙在养心殿这边,等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可也没有谁因此而抱怨的。
这就是大明朝,当朝的那些个官员,很多都是一心想着捞钱的,他们巴不得皇帝天天不早朝,什么事都不管呢。
刘一景如此,户部工部兵部的三位尚书,亦是如此。
至于唐峰吗,当然也是同样的想法。
自从万历年开始起,老朱家的这些个皇帝们,都不是太喜欢干政务,朝政上的时期,一股脑都丢给了阁老和司礼监掌印太监,他们则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了。
比如说,嘉靖皇帝喜欢炼丹,数十年如一日的钻在炼丹房里,不过问外事。
又不如咱们这小皇帝朱由校,喜欢做木工活,那一手木工活,简直就是登峰造极,至于朝政吗,也就呵呵呵了。
朝堂上的臣子们,也都习惯了这样的情况,皇帝不过问朝政,他们也乐得开心。
养心殿内,唐峰带着自己的跟班太监,坐在那里,美滋滋的品着茶。
刘一景和户部工部兵部的三位尚书,则坐在他对面,也都悠闲自得的品着茶。
唐峰询问一番,也就明白了这所谓的内廷外廷的碰头会是个什么情况了。
说是碰头会,其实,就是在查账对账,顺带着,各部门开支,该报销的报销,该审批的审批。
本来吧,户部,应该是一个朝廷的钱袋子,掌管国库的,各个部门的开支,应该是由户部统一支出的,可大明朝不同。
大明朝的国库,也的确是掌握在户部手里,可是吧,户部那边出一毛钱,都需要司礼监这边审批,若是没有司礼监的批文,户部那边就没法拿出一毛钱来。
朱由校姗姗来迟,那张英俊帅气的脸蛋,耷拉着,看上去是某些人搅了他的好事。
皇帝来了,大家伙也就不能再坐着了,都纷纷起身来。
再等皇帝进了里面去,这场碰头会正式开始了。
接着,户部工部,各自搬出了一大堆的奏章来。
三位尚书开始报账后,唐峰听到的,就是一个几百万白银,又一个几百万白银。
这前前后后加起来,就足足有近千万两白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