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2 / 2)

首先,是那个招募英雄的名额。

该招募谁呢。

在这许多的文臣武将里面,让唐峰最是动心的,那莫过于周培公了。

单单说周培公的能力,能文能武,文武双全,再朝为官,可为宰辅,在外之军,可为一方都统。

甚至比起王在晋来,周培公的能力,更适合做这辽东经略。

没有再犹豫,唐峰直接招募了周培公。

“周培公此时在什么地方?”

“周培公当下在京师,为兵部右侍郎。”系统的提示出现。

兵部右侍郎,这可是正三品的大员,地位仅次于兵部尚书,算是兵部的二三把手。

不得不说,这周培公的起点,比之他人来,要高上许多。

不过嘛,如此一来的话,便也省去了不少的麻烦,等以后,找准了机会,帮周培公坐上兵部尚书的位子,倒也简单了许多。

完成了对周培公的招募后,唐峰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那两百个普通招募名额上。

当下,王在晋刚刚成为辽东经略,身边缺少不少可勘用的人才。

那些最低等的小官吏,对于当前的王在晋来说,也没什么大的用处,关键还是,中层的官吏。

这类的官吏,找普通招募菜单里,也是有的,只是,招募所需要的声望要比低级官吏高许多。

就一个五品官吏,便需要六百的声望,至于四品的官吏,更是达到了一千点声望。

他看了一眼,这些官吏,虽然也可以使用普通招募名额,但是,一个官吏,便要占据若干个招募名额。

两相对比后,唐峰还是觉得,使用这普通招募名额来招募中层官吏比较划算。

两百个招募名额,让他总共招募来了六个从五品的官吏,以及五个都司级别的武将。

因为是丁点招募,这些官吏和武将,都在大明朝内,有着备案,也有着相对应的官职。

唐峰一并将这些文臣武将,统统交到了王在晋的手里。

相信,有了这些忠心的文臣武将,以后王在晋经略这辽东,会轻松许多。

至于最后的那一万点声望,除了招募了两百的火枪兵外,他没有再做招募。

七百精锐火枪兵,已经足够了。

一个精锐火枪兵带十个新兵,只需要一年半载的训练,就能够拉起一支能战的军队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