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观上,这火枪更加的漂亮精致,入手后,又给人一种厚实踏实的感觉。
光看着外形,怕制造这么一把火枪,要不少的银子。
“此枪为前装滑膛枪,最大射程一百米,其精准度和安全性,远超以往任何火枪。”唐峰接过另一把滑膛枪,一边把玩着一边说道。
“魏公,此枪,也是工部的火器坊造的吗?”沈丛云抚摸着那滑膛枪,忍不住开口问道。
“工部那位只知道贪墨的玩意,凭什么能造出这么好的枪呢,此枪,是我新建的火器工坊打造的。”唐峰不屑的冷哼一声。
“那……产量如何呢?”沈丛云接着又问道。
“当下,每月可产滑膛枪五百杆,不过,等新的工坊建成后,产量会提升若干倍。”唐峰颇为自豪的说道。
第068章大福利了
“那这一杆火枪,造价几何?”沈丛云沉默了片刻,又开口问道。
“成本价是四十两白银。”唐峰笑着应道。
四十两的价格,就这个时代的火器来说,不能说便宜,但绝对不算贵。
到这里,沈丛云彻底动容了。
东方大变革的萌芽,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开始的,西方人在进行火器改革的时候,在东方,也有那么一些人在进行着火器的尝试。
闻名于世的戚家军,军中火器的使用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四十,而且,火器与步兵骑兵配合,堪称十六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再有明军的神机营,虽然这支部队已经从内里腐朽了,但火器的装备比例也不小。
再有孙承宗,也就是那位唐峰举荐,带着蔡锷去河南平乱的侍郎,在李氏上,这位孙阁老打造的车营,火器的装备比例,更是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五十。
明朝的火器,一直在发展,可是,因为官吏的腐朽,让这种发展进程变得异常缓慢,从而逐渐落后于西方。
但是,不可否认,这个时代里,还是有那么一小撮人,都已经看到了火器的潜力。
沈丛云虽然是文臣,但却也是一个有独到眼光的人,当听完唐峰那一番话,再知道这滑膛枪的不寻常后,一扇窗户,已经打开了。
若是,大明能够有数十万装备这种滑膛枪的军士,那么何愁无法荡平那后金叛军呢。
戚家军也才过去了不过数十载,想想当初的戚家军能够横扫倭寇和北方的鞑子,不也是靠的火器吗。
“魏公,您就说吧,要我做什么。”沈丛云目光燃烧着,望着唐峰,大声的说道。
身为大明的官员,他也希望有朝一日,大明朝能如汉唐一般,伫立在这世界的最高峰,让那万国来朝。
“我想要在福建推行工商税,从而增加朝廷的税收,充实国库。”到这里,唐峰才把自己真实的目的说了出来。
叮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