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2 / 2)

跟王朝内的重臣们预期的一样,这大明朝的这些个朝臣们,还是那般的自命清高。

自己前来求援,不过期然,大明的朝臣,连犹豫都没有犹豫,便要出兵援朝。

金大正的目光,朝着龙座上望去,那位小皇帝趴在桌子上,懒洋洋的。

而在龙座下方,那位司礼监掌印太监魏贤,身子站立的笔挺,神色冷淡。

“却也不知道,这位魏公公是否也是跟这大明朝的朝臣一般的盲目自大呢。”金大正心里头嘟囔着。

唐峰站在龙座下方,冷眼旁观,当看到刘一景等人站出来,公然支持出兵的时候,心中越发的恼火。

见刘一景等人重臣都表态了,小皇帝这才爬了起来,也没有开口,而是先望向了唐峰。

“大魏,你怎么看?”

这太和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唐峰的身上。

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又是这大明最懂兵事之人,唐峰自然有着莫大的话语权。

如果他不同意出兵的话,只怕这件事情上,会有些麻烦。

唐峰挪动脚步,目光在这里的每一个朝臣的脸上扫过,神色依旧冷漠。

第108章 李三才跳出来了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等待着唐峰的表态。

“孙大人,此事,你如何看呢?”唐峰目光望向孙承宗,开口问道。

大殿内,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转移到了孙承宗的身上。

站在朝臣队列中的孙承宗,一直都冷着脸,那张已经不再年轻的脸,神色有些阴沉。

见唐峰问起自己此事,他深吸了一口气,走了出来。

“我反对出兵北国。”

孙承宗这一开口,大殿之中一阵的窃窃私语。

“说说理由。”唐峰站在高处,望着孙承宗,笑着说道。

“且不说北国沿海是否真有那么多扶桑,现在我们便想想我们自己的情况吧,北面,后金虎视眈眈,察哈尔部还未退兵,各地民乱不断,南面那些佛郎机人也是蠢蠢欲动。”孙承宗有条不紊的说道。

说到这里,孙承宗稍稍停顿了下来。

刘一景等人,脸色都阴沉下来,看着孙承宗的目光,带着责备的意思。

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大明好歹是天朝上官,就算是现在有些困难,也不能在一个外臣面前说出来吧,这不是在丢大明的脸面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