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永乐皇帝燕王篡位,方孝孺等一干建文帝的朝臣,大骂燕王。
燕王恼羞成怒,诛了方孝孺十族,而铁铉的妻女姊妹尽数被丢入教化司。
在《南京法司所记》中有这样的两则记录:“永乐十一年正月十一曰,教坊司于右顺门口奏:齐泰姊及外甥媳妇,又黄子澄妹四个妇人,每一曰一夜,二十馀条汉子看守着,年少的都有身孕,除生子令做小龟子,又有三岁女子,奏请圣旨。奉钦依:由他。不的到长大便是个淫贱材儿!”
“铁铉妻杨氏年三十五,送教坊司;茅大芳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张氏病故,教坊司安政于奉天门奏。奉圣旨:吩咐上元县抬出门去,着狗吃了。钦此。”
在明朝,教化司,那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军队里的慰安所,被送到那里的女人,则成了慰安妇。
看着这些痛哭绝望的女人,唐峰摇了摇头,给那田正道招了招手。
“田大人,借一步说话。”
田正道连连点头,跟着唐峰,走到了旁边去。
“魏公。”
“田大人,杨家触怒龙颜,龙颜大怒下,杨家抄家,男丁发配,女丁入教化司。”
当唐峰说到这里的时候,稍稍停顿了一下。
“可实则,杨涟之罪,除却那贪墨之罪,其他都是东林党人网络编造,说归到底,杨涟也是个肯干实事的好官。”
其实,唐峰说这番话的时候,最起码在田正道看来,是有点自相矛盾,甚至来说,有点在打自己的脸。
杨涟为什么会垮台呢,那不都是他的杰作吗。
若不是他逼着杨涟去筹措粮食棉布,若不是他给内阁递那道要命的折子,杨涟不至于如此。
杨涟此人,也的确有点贪,光是杨家在河南的田产,就足有十多万亩,杨家的子嗣在那边,为非作歹,鱼肉乡里。
去年的时候,杨涟本家侄子,在河南那边糟蹋了一个小少妇,还把人家男人给打死了,这事闹的沸沸扬扬,但最后不了了之。
不说这些事情,杨涟在户部尚书这个位子上,干了这么些年,也算是勤恳,辽东那边所需一切物资等等,户部这边都准备的妥当,没有出现过纰漏。
光是这一点,就比那些只懂得贪污,不干实事的贪官强多了。
“魏公,你且说,要小的怎么做?”田正道自然也不敢说什么,接着小声问道。
“杨涟的妻女儿媳,不可送往教化司。”唐峰沉声说道。
既然要保杨家,那么就绝对不能让杨涟的妻女儿媳被送进教化司。
听到唐峰的话,田正道皱了皱眉头,皇命所在,他也不敢违抗皇命,因为这不是他能担待得起的。
“此事,你也不需担心,暂且用几个女死囚替换了她们便是了。”唐峰风轻云淡的一句。
“放心吧,此事,还是会有转机的,咱家保证,最多一年,陛下还是会再启用杨涟的,到时候,杨涟便是欠下了你的一个大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