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猛的抬头,有些意外的看着唐峰。
显然,唐峰猜对了,这往辽东走私铁器,的确是跟晋商有关。
“是的,近几年来,晋商活跃张家口一带,起初,我们也没有太在意,可是近来,我们的一个探子,无意间混入晋商张家的商队,在张家的货物里面,发现了一些被抹掉印记的制式甲胄。”青龍开口说道。
“整个商队,总共藏了一百套同样的甲胄,而且那些甲胄,分明都是没曾使用过的崭新甲胄。”
“除了那些甲胄,商队的货车里面,还藏了几杆崭新的鸟铳和三眼铳。”
青龍前面说的那些,唐峰还能忍,可听到那商队里面竟然还有制式的鸟铳和三眼铳的时候,再也忍不住的,一脚把旁边的桌子给踹翻了。
我国发明的火药及火器,在14世纪初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以后,经过火器研制者们的仿造和改进,制成了在构造和性能上都比明代前期火铳优越的新型枪炮,之后再传回我国,称为鸟铳。
明朝嘉靖元年,明军在广东新会西草湾之战中,从缴获的两艘葡萄牙舰船中得到西洋火绳枪,嘉靖二十七年,明军又在缴捕侵扰沿海双屿的小霓虹时,缴获了日本的火绳枪,明王朝的兵仗局,以此仿制火绳枪,制成了鸟铳。
鸟铳传入后,我国许多火器专家即潜心研制,以求革新,经过赵士祯的改良,随出现了后来的制式鸟铳。
鸟铳的出现引起了军队装备的重大变化,很快就成为装备明朝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之一。
《明会典》记载,嘉靖三十七年一年之中即造鸟嘴铳1万支,戚继光的《练兵实纪》记载,戚家军步营有2699人,装备鸟铳1080支,约占40%。
而当下,神机营所装备的鸟铳,是后来人在赵士祯的基础上,重新改良后的全全新鸟铳。
这种制式的鸟铳,口径约为9~13毫米,枪管长1~1.5米,全枪长1.3~2米,枪重2~4千克,弹重3~11克,射程150~300米。
第125章 工部官署
那晋商张家偷运鸟铳和三眼铳,想要做什么!
无非就是努尔哈赤被自己用火枪被打怕了,就想学着自己一般,鼓捣火器,从而以火器制火器。
“除了那鸟铳和三眼铳,那探子还发现了什么吗?”唐峰阴沉着脸,冷声问道。
“他在商队里面,还发现了几个疑似为匠户的人。”青龙开口应道。
听到这里,唐峰真的有种想要揍人的冲动。
疑似为匠户,那分明就是些精通火器制造的工匠。
海大富凭着东厂的身份,花了八万两白银,就能从工部的将作坊买来一千工匠,想来,别人只要肯出大价钱,将作坊的那些混蛋,照样敢把精通火器的工匠卖出去。
无耻之尤,无耻之尤啊。
这种没有国家,没有民族的混蛋,就应该被千刀万剐。
渐渐的,唐峰脱离了愤怒,那双眸子,望着门外,在那眸子的深处,一种强烈的杀意正在酝酿着。
“杀了这些人渣,统统全都给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