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节(2 / 2)

当下,最重要的是,得迅速从其他地方,望仁川调派陆军。

在这个落后的时代里面,跨地域作战,是有些糟糕的,因为通讯手段落后,兼顾全盘,难道很大。

就简单的一个调派军队,一道命令送出去,往来之间,就会耗掉大量的时间。

有的时候,因为命令无法及时传达,就会贻误战机,甚至有可能,导致前方战场的失利。

哪怕就算是锦衣卫驯养了大批飞鹰,厂卫驯养了大批的信鸽,但是,这样的通讯方式,速度依旧慢了不少。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远程通讯手段诞生之前,信鸽,无疑是最重要的通讯方式了。

好的一点是,朝鲜那边,袁世凯全程盯着,只要分舰队拿下仁川的消息传达他耳朵里后,这位后世的枭雄任务,肯定会知道如何去安排。

而当下,在袁世凯的手里头,是有四万完成初级换装的新军的,单说军队数目,应对当下这个级别的战争,还是绰绰有余的。

况且,北方的第六镇,已经正式跨过了鸭绿江,踏入到了朝鲜北方平原上。

再内,又有努尔哈赤那支流亡骑兵使坏,李氏王朝,等同于要在三个方向上展开战争。

就李氏王朝那军队的战斗力,三线开战,要不崩的话,唐峰真要对朝鲜刮目相看了。

朝鲜距离京城,实在有点遥远,而且,那边有袁世凯盯着,唐峰也没有更多的去关注。

而在朝鲜。

正如唐峰所预料,得知海军攻陷了仁川后,袁世凯当时,便调动部队。

当日里,有七千全副武装的军士,乘坐海船,从全罗道出发,迅速驰援仁川城。

而当下,辽东在朝鲜海域内的各类海船,数量还是不少的,光是大福船,便足有数十艘之多。

这些军队的调动,全部从海上进行,哪怕是全罗道跟仁川之间,相隔着上佰里的路程,也没有任何的阻碍。

制海权被辽东海军牢牢控制在手里,但凡是有海岸线的地方,辽东的军队,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抵达。

也就在仁川被辽东海军攻陷的第二日下午,从全罗道驰援而来的七千陆军,通过海船,在仁川港登陆了。

这七千陆军,几乎大半都是火枪兵,小半数,是长矛兵,另外,还有一部分的炮兵。

随着这七千远东军团的新军抵达,辽东军在仁川城的军队数量,终于接近到了万人。

要知道,这可不是简单的近万人那么简单,因为,这些,全部都是进过了军士变革的新军。

光是火枪兵,便达到了六千人。

至于炮兵,辽东分舰队从战舰上搬运了一批火炮到仁川城,远东军团的援军又带来了一批。

只仁川港的东城墙这边,便安装上了七十多门中等口径的火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