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话,对于西方人,唐峰并没有什么好感,同时,也没有什么恶感。
也许,在他那个时空里面,西方文明,曾侵略过九州,那段耻辱的历史,也被无数九州人所牢记。
但是,如果不是西方人的坚船利炮,或许,当时的九州,还会在野蛮残暴的清机构手中,继续沉沦百年时光。
落后就要被挨打,这是一个千年不变的真谛。
因果因果,一饮一啄,西方人带给九州的,或许有伤痛,但是,却远远不如后金野猪皮和扶桑,以及北极熊带给汉人的伤痛那般让人刻骨铭心。
四方馆的西二院,这里便是阿里丹大公等人暂住的地方。
整个西二院,几乎全部都是仿西式修建的建筑,钢筋水泥,大理石的殿堂房舍,内里,有房舍数十间,足够阿里丹大公等人居住。
完全的供水系统,排污系统,还有沼气灯,以及抽水马桶,新一代的暖气系统,这些新的发明,都被运用在了这里。
当然了,不仅是四方馆,当下京城内修建的建筑,全部运用了上述的心技术新发明。
其中,又以议政厅,最是奢侈。
就一座议政厅,光是暖气片,便用了整整两千片,其中,沼气灯也多达四百个,就算是抽水马桶,也有八十个。
为了保证冬日供暖,议政厅在修建的时候,供暖公司,专门从帝国后勤保障旗下的暖气工厂订购了一座超大的供暖锅炉。
而暖气工厂那边,为了打造这座超大的供暖锅炉,足足动用了数百位熟练工匠。
入住四方馆半个月的时间,对于这里的一切,阿里丹大公等人,也是万千感慨。
人,真的太会享受了。
那不需要火,就可以自然发光的灯,那只需要拉一下绳子,就能够冲水的马桶,还有那用着特别舒服的卫生纸。
若说抽水马桶,其实,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在这个时期内,O洲方面,已经有人研制了出来。
在吉利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公元1558年—1603年),吉利有一位名叫约翰·哈林顿的教士,1584年—1591年间,他在流放地吉利凯尔斯顿盖了住房,在那里,他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只抽水马桶,马桶与储水池相连,装置在这所房子里。
约翰·哈林顿教士对这项发明颇为自豪,特地以荷马史诗中一位英雄埃杰克斯的名字为它命名。
此后,约翰·哈林顿教士还写了《夜壶的蜕变》一书,详细描绘他的抽水马桶的设计,不过,当时的吉利国公众并没有接受这项发明,他们还是喜欢使用便壶。
到了1775年,伦敦有个叫亚历山大·卡明的钟表匠,改进了哈林顿的设计,发明了一种阀门装置,研制出冲水型抽水马桶,并首次获得了专利权。
也就是说,早在三十年前,吉利人已经发明了抽水马桶,只是并没有得到吉利认可罢了。
谁又能想到,这不被吉利国人看重的是抽水马桶,却在九州被大范围的安装使用,并且得到了显贵们的喜爱。
西二院内,有着独立的宴会厅,而阿里丹大公他们的酒会,就是这这里举办的。
宴会厅内,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美食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