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节(1 / 2)

俞莲舟作为武当新一任掌教,上前一步。面对圣旨,他单膝跪地:“俞莲舟在。”

朱厚照满意地点点头,掀开圣旨:“奉天承运,明皇诏曰:武当派悟尽职守,厚德载物,多年来在江湖上行侠仗义,剿匪灭魔,维护国家平定,劳苦功高,于民众之中,立淳淳口碑,联心甚慰,特赦封武当派为大明帝国国教,为万派表率,另赦封张真人为‘国师’,赐号‘通微显化真人’,享万民香火。钦此。”

一道圣旨,在紫霄大殿中掀起一阵滔天大浪。

所有人都平静不下来了,所有人都没想到,大明皇庭,竟然能做到这一步。

这可是国教,和江湖上的门派不同,这是受官方承认的,和锦衣卫、东厂、护龙山庄、六扇门接近同一概念,是朝廷罩着的门派。

说句浅显易懂的,朝廷罩着武当,那么武当如果对其他门派出手,可以打着朝廷的旗号,替朝廷执法,而其他门派如果大举侵犯武当,那就是对朝廷不敬,犯大明天威。

五大派和其他诸多势力的大人物考虑过,也想过朝廷可能会借这个机会拉拢武当。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为了拉拢武当,朝廷竟然愿意花这么大的功夫,连“国教”和“国师”这两个位置都抛出来了。

若俞莲舟真地接下了这道圣旨,那么,今天在这紫霄大殿里,混斗肯定是斗不起来了。

毕竟,朝廷前脚刚刚册封了武当,这些人后脚就拆了武当,那不是打朝廷的脸嘛!

五大派和其他诸多门派的人物脸色不好看,武当派本身的脸色,也不好看。

武当本无意涉足朝堂,张三丰更是一向无为无欲,无心庙堂,这“国师”一职,他是真心不想担任。

当年,朱佑樘就曾经邀请张三丰担任国师,地位和宋国的国师黄裳大宗师等同。但是张三丰拒绝了,身为盖世高手,有资格对皇帝说不,即使是朱佑樘,也不好强人所难。

然而今天,张三丰拒绝不了,因为朱厚照的这张圣旨,时机把握得实在太好了。

第一,朱厚照不久前刚刚救下了李蓝衫,对武当有恩情。

第二,宋青书的把柄还握在朱厚照手中,若是武当拒绝了朱厚照的招揽,即使本身和蒙古没有关系,也显现出几分不清不楚。有时候不是白就是黑,中立,没那么容易。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压力。

张三丰已经感觉到了,来自各大门派的压力,这次来的大人物,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武当所能承受的极限。

纵使武当六老出关,纵使张无极和白玉京已经有所成就。纵使真武七截阵可以凑齐。依旧不足以让武当以一人之力,抵抗在此所有人…

更重要的是,张三丰在少林的队伍中,感觉到了盖世高手的气机,而且远远不止一个两个,单单他感知到的,便有整整四道。

而且张三丰坚信,那一位一定来了,而他的气机。是连张三丰本人。也未必能探查到的。

也就是说,至少五位盖世高手。少林这一次,已经是倾巢而出,力求将武当派一次打压,使其一撅不振。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厚照封武当为国教。已经不仅仅是恩典,更是和武当共患难,替武当出头。

张三丰轻叹一声,有了决断。

武当,终究寄托了他太多的东西,他不可能割舍下。

“三丰接旨。”张三丰缓缓走来,直面而来,却仿佛踩在云端,清高而不可方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