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节(1 / 2)

实际上,魔门两派六道乃上古诸子百家中部分不为主流接受的流派联合形成的庞大势力。其武道传承,也就是上古诸子百家千年流传下来的残余传承,还包含着百家经典道义。

朱厚照一身修为走“海纳百川”之道,如今已经兼容佛道两家,能有机会再体悟邪帝舍利中历代诸子百家强者留下来的“元精”“残神”“残念”,以其磨砺己身并感悟百家之道,好处之大不可估量。

至于那邪帝舍利中残留着的历代“魔头”的负面情绪,朱厚照有长生诀护体,可以将这些“精神杂质”排除,并没有问题。

在将那些魔门先辈的残神念力梳理借鉴之后,朱厚照终于正式开始接受墨夷明和厉工的武道传承。

随着向雨田留下的精神印记被朱厚照接受,道心种魔大法的修炼法门,也就此完全被朱厚照掌握。

道心种魔大法属天魔策十卷之首,向为魔门邪极宗一脉持有,共分成上下两部,上部专讲练出魔种的诀窍,下卷则是由魔入道之法。

此法专讲精神异力,使精神有若实质,无孔不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把整个天地的精气不住由自己的毛孔吸入体内,转化作真元之气,不住强化凝聚精神,克制对手心神,是夺天地造化,攫取宇宙精华的玄妙功法。

具体来说,修炼道心种魔大法有三个条件,就是种魔者、炉鼎和魔媒。修炼道心种魔大法者即为种魔者,炉鼎则是用以成全种魔者的牺牲品,魔煤为二人之间的媒介。

种魔者必须潜入炉鼎心灵深处播下魔种,但炉鼎之心灵精神海变幻莫测,有如大自然无穷景象,随着喜怒哀乐的改变而无可捉摸。

修练这门大法仿似怒海操舟,一不小心就会受炉鼎情绪浪潮的狂击,轻则走火入魔道心崩碎,重则万劫不复形神俱灭,可谓凶险无比。

故古往今来,先辈虽人才迭出,凡修此法者,均落得败亡身死之局。纵使是墨夷明和向雨田两大邪帝,也并未彻底修成道心种魔大法。

《道心种魔大法》一共十二篇,第一篇,“入道第一”,修的是玄门正宗心法,以建立本身的“道体道心”。

次篇“种魔第二”。道家专事生气,道胎天成,无为而生。魔种与道胎截然相反,于死路之中踽踽独行,极度偏激,或道成无敌,或生死道消,毫无缓和余地。

也因此,天下武林流传着一句话,百年修道,不如一夜成魔。若能在这条魔途之上走到尽头,成功成魔,其功力增长速度,绝非修道可以相媲美。

第三篇“立魔第三”,篇首开宗明义,须将全身功法散去,如此,魔种方能出世,并得到茁壮成长的机会。

魔师庞斑主动跌落盖世境界,正是为了这道心种魔大法第三篇的修习,想来如今已经有所成就。

第四篇“结魔第四”中描述千奇百怪种种自戳自残、挨饥抵饿的苦行,其目的务求诱发魔种,其修炼痛苦,可谓苦不堪言。

第五篇“魔劫第五”,比上一篇更难落实,讲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六篇“种他第六”,恰恰解决了前五篇对历代邪极道宗主造成的所有难题,大合魔门一贯损人利己的作风。方法是另寻道体,再由自己亲手种魔,于道体死亡前的刹那,进行窃种的功法,据之为己有。

庞斑借用风行烈的道心,种下魔种,正是借鉴了这一篇的玄奥。

第七篇“养魔第七”

第八篇“催魔第八”,就是和人动手过招,令魔种发挥得淋漓尽致,魔种人心两者水乳交融,神意汇流。原著中庞斑挑战天下高手,正是这个阶段。

第九篇“成魔第九”

第十篇“魔极第十”

第十一篇“魔变之境”,魔种尽化道心,据先贤推演,若能达到此境界,足以尝试破碎虚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