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幽深邃无垠, 一眼望去入目尽是黑沉,唯有一片温和的明黄光晕为冥界添上一抹别样的色彩。
“白若见过平心道友。”既然后土称自己为平心, 白若自然顺势改口。后土也好,平心也罢,只要人还是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又有什么要紧呢。
“见得道友安好,平心也就放心了。”先前作为祖巫之时未能施以援手,如今身为地道至尊, 可算是做了点什么。
“承蒙道友出手相救,白若不胜感激。”白若对着后土深深一礼,若是没有后土出手, 纵使白若自身也能摆脱劫气,可那样焉知能不能在命劫到来之前脱身而出。须知时机稍纵即逝, 此时能得助脱困,便是最好的结果了。
“道友可是折煞平心了,以往多承道友提点相助,不然巫族遭祸还犹不自知。”提起巫族,平心语气淡然,好似已经放下了巫妖之争。但是白若知道,平心依旧还是记挂着巫族, 这是常情。
“先前吾也曾对道友提议, 若能对圣人抛出桂枝”白若口中的圣人除了凤栖山中的那位再不做她想。君不见即便是准提、接引两位圣人想要染指地道, 还不是要舍一位接近准圣境界的大罗金仙进来。如果女娲能够执掌人道,即便是伏羲日后陨落,未必没有补救的机会。就是看在这个份上,女娲身为圣人也不会对巫族赶尽杀绝。而在这其中的天道与地道之争却也要往后退让,从一开始地道就落后了天道一截, 想要短时间内追上来是不大现实的。仅凭平心一个无冕的地道至尊,想要去与天道分庭抗礼,还是艰难了许多。
这也是白若为什么有此提议的原因,大面子一时争不上,总要把内里的实惠抓在手里。
然而现在六道之中的人、神二道皆由白若执掌,不仅把白若推到最前面来,也让不少有心人会借此机会谋划些什么。
听懂了白若未尽之意的平心缓缓摇头,“纵然吾如今身为地道至尊,可她终究是鸿钧的弟子,是天道圣人,由天道圣人来执掌地道之事,总是不妥。”平心身为地道至尊,将地道放在了最前面,这是平心的操守。
“再者,那两位身为兄妹,伏羲一心为天庭效力,本座若向圣人示好,巫族又会如何看待本座,届时只怕战火又起,徒添因果罢了。”平心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十一位祖巫,知道这样做会引发什么后果。所以这是平心在抉择之后做出的选择,将延续巫族的希望放在了白若身上。
虽然平心没有明说,但是已经在地道取得仅次于平心地位的白若又岂能坐视不理便是不能干预大劫,也要为巫族延续仔细筹谋。
白若听此心内叹息,情势至此,却是多说无益了。旋即白若打起精神,对着平心说起另外一桩事来,“想来本座走后冥河道友便会来访,届时道友”佛教在地府安插了一枚钉子,不过是看平心手下无人可用罢了。
眼下虽然还没有到白若预计的那个时候,但是先给平心添个帮手还是可以的。偏巧人家地藏王菩萨看冥河不顺眼,把道场开在了血海旁边,不然白若还要再使些手段才能钓冥河上钩。正是因为有了相同的敌人,原本没有交集的双方才会走到一起。平心和佛教谈不上敌人,但是地藏王菩萨的举动明显为佛教在地府加码,无论这是不是地藏王菩萨自愿而为,平心都需要一位可以与地藏王菩萨相互制衡的马前卒。
冥河便是最合适的人选,佛教对其天然克制,只要冥河在地府一日,就要一日受到地藏王菩萨的威胁。走投无路的冥河最后也只能寻找平心求得庇佑,反正在地道之中无人能凌驾平心之上,这也是白若放心地把冥河引见给平心的原因之一。
虽然以平心的心性会不怎么喜欢冥河,但是对一把刀的要求还能高到哪里去呢,尤其这把刀还要替主人饮尽鲜血。
平心眉头逐渐舒展,即便是她对冥河有些不喜,也不得不承认,白若道友的方案是最可行的。而且白若为自己打算到这种地步,甚至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布局,又怎么不让人感动
“多谢道友为平心筹谋至此”平心语气微哽,能得此挚友,夫复何求啊。
与此同时,地道的变化天庭又岂会不知
凌霄宝殿
帝俊与常曦高居宝座,注视着面前表情各异的臣子。
而无论是谁,都没有提起陆压半个字,仿佛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禁忌。这要大家怎么说难道说帝后的儿子差点坑死老师,最后竟然是妖族的死对头巫族后土不对,现在应该称之为平心娘娘,竟然是人家平心娘娘拉了那位一把。
虽然平心号称自己不再是巫族,但以那位的性子,不把这份因果算到巫族头上又会怎么算。原本天庭众人还能把太子殿下这块招牌打出来,毕竟是那位为数不多的学生,到底是一份牵绊。可现在没有一个妖族好意思提起这个茬儿,打脸啊。
天庭众臣眼观鼻、鼻观心,就是不敢看上首天后陛下的脸色。也没人敢提主要是,屠巫剑对巫族来说是杀器,对自家来说也是利器啊。就是天后不会砍自家人,众臣也不会傻到去戳天后陛下的心窝子。
下手垂首而立的九婴面上没有太多表情,看起来好似还没有缓过劲来,实则九婴心里又喜又悲。喜的是娘娘吉人自有天佑,如此大劫加身毫发无伤;悲的是如此一来她又该如何面对巫族,平心娘娘对娘娘帮助颇多,便是看在娘娘的份上,她面对后羿时又怎么不会想起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