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白若气势变化的石矶再次拜倒在地, 那突然变化的气势只是一丝余波触及了她,却让她感到深深的恐惧。
拜伏在地的石矶余光瞥到白若前辈的手指微微颤动,这等修为的大能情绪起伏不是那么容易捕捉到的。而要是能观察到这种变化, 通常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位前辈生气了。
太乙此番言语不仅出乎白若意料,甚至也不在他的师尊玉清圣人的设想中。在元始看来, 如今白若出面,太乙就该顺坡下驴, 把这件事揭过去就算了。白若何等修为,她和圣人差的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
即便如今洪荒中的几位圣人都有信心能够拿捏白若,可谁也不敢担保自己能承受得住来自天道的反噬。说起来颇为可笑,当初是天道让白若死, 可如今也是天道给白若加了十足的权重。一旦白若身死,她那自身无比厚重的灵力和功德自然会反哺洪荒大地, 甚至可以催生一片洞天福地,但不在量劫之中, 白若身死的因果谁都承受不起。
这也是元始要求门下弟子礼遇白若的原因,他可不想自己的弟子死于自大,被气运反噬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当初龙凤麒麟三族争霸洪荒, 至今还没有恢复到当初的十分之一, 麒麟一族更是隐匿洪荒之中再不现身,连这口气都没有缓过来。
白若的失态不过片刻,转瞬间门便看不出来了。甚至于白若还微微露出一丝笑容,只是那笑让石矶越看越心惊, 恨不得化为原形不问世事。
“好好好,不愧是玉清道友座下高徒,果然是一番高论, 对得起玉清道友圣人之名。”明明白若的语气很是平静,却偏偏让人觉得她被气得狠了。
太乙说完那番话,回过神来就后悔了。可话已然说出口,此番若是求饶,不仅伤了自己的颜面,也伤了师尊的体面。故而太乙虽然心内后悔,但到底咬紧牙关,任凭额头冷汗迭出,愣是没有松口。
凤栖山中,女娲霍然起身,她想起来太乙来她这儿可是过了明路的,若日后太乙拿这个说事儿,岂非伤了她和白若道友的情谊想到这里,女娲恨不得亲自过去把太乙打一顿,可碍于她是圣人,要顾及体面。兼之老师鸿钧有言在先,圣人不可干预洪荒中事。因此女娲也只有将神识投向乾元山,却并不露面。
不等太乙回话,白若复又说道,“当初九金乌酿成大错,本座未能在近前约束,是吾之过,与旁人无关。”此话一出,北冥海顿时平静如初。鲲鹏面色复杂,这是在安他的心啊。时至如今,鲲鹏也承认十金乌性格上的变化确实有他一部分责任,可天帝天后未尝就是无辜的。若非与巫族对抗,则必不至于如斯。
然而鲲鹏心里也明白,白若这是把自己从九金乌的痕迹中完全抹消了,即便日后自己声称曾经教导过天帝之子,可又有谁会信呢不过自取笑话尔。鲲鹏心内复杂,可是能彻底从这桩陈年旧案中解脱出来,对他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日后午夜梦回,不会再想起当年的窘境了。
当初九金乌为何会发生那样大的变化,天道鸿钧心里最是明白不过,这是天道让巫妖二族相争,不然人族何以大兴。本来在天道的算计中白若是不会成为十金乌老师的,这都是天后常曦一意强求,本是强求,自然也就没有善终一说。可白若偏生插进去一脚,这让天道流转出了岔子,不得已才让鸿钧召她至紫霄宫,甚至抛出造化玉碟作为诱饵。
事实上天道的算计是成了,造化玉碟内部的时间门流速被格外加快,白若因此错过十金乌齐出洪荒一事,导致她和自己的学生再也不能相见。然而鸿钧自此也和白若结下梁子,即使鸿钧拿出造化玉碟让白若悟道,但这份因果已经抵消。鸿钧算计白若是实实在在的,这也是白若一直没有与鸿钧和解的缘由所在。
而今封神量劫将起,白若以主导量劫为由,提出与鸿钧结清因果,鸿钧自然乐得答应。反正天道大势不变,这就没什么好担忧的,左右都是他赚了。这么多年来白若一直没有松口,一直让鸿钧心里有一块疙瘩,虽然这对天道圣人来说不算什么,可有机会化解,自然也是不会放过的。
白若这一番话看似是认可了太乙,然而她话风又一转,顿时凌厉起来。“然本座教导十金乌全无偏私,并未曲意栽培,九金乌自取其祸,也已经谢罪于洪荒。”九金乌被后羿射杀,已然付清因果,而哪吒打死夜叉李良、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兼石矶座下一个童子,如今却还逍遥自在,这看起来可与九金乌当年的情况大相径庭。
这一番话把太乙冷汗都说下来了,这位前辈虽然没有明说,但哪吒眼下确实好好的,并未受到任何实质性处罚。即使自己教他剔骨割肉以还父母,然而此非哪吒本意,让自己如何开脱
白若复又问道,“本座且问你,你自教导哪吒,是否也是出于公心,并无偏私之举”
太乙抬头欲辩,却见白若目光如炬,好似一副将他看透了的模样,原本口中的义正之辞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平心而论,他教导哪吒确实并非没有私心。所以在有些问题上比较模糊,甚至放纵哪吒。
可是白若在前,这却也是不能认啊。否则不止是师尊的颜面,自己也不好过眼下这一关啊。太乙只能咬紧牙关,并不答白若的话。
白若面色微冷,又道,“且听本座问你,哪吒打死李良、敖丙,适逢敖广问罪李靖,哪吒向你求救,你是否曾言此只一桩小事,以敖广上奏天庭为子讨公是为不谙事体、不识天数”
太乙心中惊惧,这虽不是他的原话,但其中意思已然有了九分,白若又是如何得知玉虚宫中元始微微蹙眉,这桩事若无白若掺和,敖广不过一小神,因此干扰封神大事确实是不谙事体之举。只是此时白若介入,这倒好像是一桩大事了。
当时的太乙自然也是这样认为,毕竟阐教家大业大,欺负不了截教弟子,难道还不能为难你一个区区的四海龙王说到底是龙族式微,若是祖龙犹在,只怕太乙轻易过不了这一关。只能说形势比人强,若非白若出头,敖广也只能认下这个哑巴亏,看着敖丙转修神道。
亲子身死,敖广想请天庭做主,都能太乙被看做不谙事体,更不用说之后的事情。
白若见太乙不言,继续道,“而在此之后,你又授哪吒隐身秘法,教他去南天门外拿敖广,可怜敖广天庭尊封之四海龙王,竟被打得鳞甲散去、体面全无,若非哪吒依仗你所赐宝物之威,敖广未必受此大辱。”说到底要不是哪吒手上有太乙赐予的几件犀利法宝,他想要搞出这样一番“大动静”,可还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