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女大三抱金砖,你和蔷儿多玩玩(2 / 2)

稍作停顿,方立又道:“村长伯伯,莒国方御几何?中原四邻又有哪些国家?”

“这个我倒是知道,莒国拥冀兖两地,更兼有扬州之地,乃中原大国,东临大海,北方戎族,西面是平原国和梁国,更西还有一强国汉,占有雍州、凉州之地,往南接陈国,陈国比较特殊,虽然占据整个江域和十万大山,但是并不强大,属于万邦同盟,分封诸侯互不统领,陈国只是狭天子之名。”

村长原名张宪,年轻时上过私塾,也参过军,还走过漕运,对外面世界了解比之农人强了不少,正好解了方立知识的缺。

“莒国其实最大的敌人不是戎族,或者说戎族不仅是莒国的敌人,每年平原国和汉国也被攻击,而莒国的邻国,平原国和梁国,三国之间战乱更甚,都有吞并对方的想法,只因互有牵制,才各自忌惮。”说完,村长张宪喝了口茶。

“战国?还是五代十国?”方立努力思考着这个局势,对于方立而言,历史知识有点难,只是能够大概知道原来世界的历史线,具体到历史事件知道的很少。

能知道个三国演义,五胡乱华什么的,具体人物事件,能知道曹操、刘备、孙权,火烧赤壁啥的,特别出名的这些,不太出名的,一知半解。

“村长伯伯,其实我担心的是内乱,就是匪患,这次增加赋税更兼春耕,青黄不接之时,必然会引起灾民,灾民就是匪患,我们这虽然尚算富足之地,匪患却是流动而来,不可不防啊。”

“匪患!山匪年年都来,劫掠几家也就去了,但是若是像六年前的规模可就不好办了”,张宪听得此言,也忧虑起来,暗道:不想这个八岁孩童,想的却远,似有大才,思考了一会,看着方立,心里喜爱起来,想考一考他。

“如你所言,该当如何?”

“防微杜渐,分化引导,强化自身,无非是建立民团加强防御,救济灾民安抚情绪,妥善安置减小危害,说到底要有组织、有制度、有执行、有保障,要有府衙的政策,要有钱粮的支持,塞翁失马,坏事有好的处理,也会变成好事。”

张宪张大了嘴巴,半天没有合上,虽然有好多词闻所未闻,比如什么“制度”“执行”“保障”的,也大致知道方立刚刚一番言辞不得了啊,这真的是天才啊,好半天张宪才反应过来。

“哈哈,不错,立儿出息啊,你可敢把你的想法写出来?我去见县令大人说说。”

古代人口少,一县之治比之现代有如一个市,而县下设乡,村长张宪同时也管理着相邻的几个村,任着乡老一职,所以可以直接和县令对话,好比刘邦,起义之前就任着亭长之职,莒国没有设亭,而是乡、里、邻的三级设置,和现在的乡镇、村(大队)、组(小队)相似。

“好。”方立知道今日所言不像个八岁农家孩童能说出来的,但是,班固八岁著书,刘晏七岁举神童,王孙满六岁知胜败,天才之说并不会有什么危险,却给自己一道护身符,方便以后做事。

会担心人家猜到自己是穿越者?当成怪物烧死?他又不傻,不会像后世某些穿越剧里,整天喊着我要玩手机,喝可乐,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甚至预言未来,他只是表现得更成熟睿智一些,不是说胡话。

“我要借伯伯家书房一用。”

“好,好,好,立儿需要随时可用,哦,你和蔷儿

青梅竹马,以后可以一起多玩玩,蔷儿虽是女儿身,但也识文断字,与村里那些泼皮破落户玩不到一起,难免空虚寂寞,你们可以更亲近一些。”村长张宪,这几日因加税之事闹的愁绪一扫而空,难得高兴,更加看重方立,已经有意撮合女儿和方立成就好事,方立外表虽然是小孩,又怎会不知,当即应下。

方立八岁的身体现在什么也干不了,虽然身体里装着二十岁的灵魂,但是前世并无情爱经验,只能算是个懵懂小青年,就喜欢长得漂亮的。张蔷今年虽然只有十一岁,但模样已经出来了,方立刚刚第一眼就相中了,什么始于颜值么,方立对这方面并不排斥。

再说,有啥好挑的,虽然把两人放一起,从后面看,会被人误会成母子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好好吃饭,加强锻炼的事呗,遇到好的就提前预定上呗,毕竟这个世界人口少,相对应的女孩就少,女孩结婚又早,那可挑选的机会就更少了,上一世是个穷屌丝,人口基数那么大,也没找到合适的,这一世又是个穷屌丝,可不得抓住一切机会。

年龄大?这都不算事,即使是前世,方立也非常认同一句话“年少不知少妇好,错把少女当成宝”,年龄大懂得疼人,“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三十送江山,女大三百炼仙丹,女大三千位列仙班”。

张家的书房在二进院子的右厢,书房内,一张书桌,几件家具和箱子,并不奢华,值钱的可能要数箱子里的几十卷书了,笔墨纸砚都是比较廉价的,即使最便宜的笔墨纸砚也是方家没有的,方立的父亲虽然有一套,但都是随身带到了书局使用的。

方立打量了一番后,把箱子里的书卷逐一展开看了一下,几卷儒家经典与前世一样,没什么好看的。突然方立发现了一卷《史记》,作者司马迁,卷首一个大印,印刻里的篆字不认识,不过应该是抄书之人留的,不重要。

方立赶紧打开卷轴,大致浏览,这是一卷本纪,记录的是秦始皇的生平事迹,再去翻找,却没有了其他,不过有了这卷书,也说明了这个世界与前世是有很大的重合的,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了不同。

再翻出了一卷地理志类的书籍,方立详细看了起来,还好不是《山海经》那样晦涩难懂,写的是一个人游历天下,记录的各种地理风俗。方立对着不太相同的地名,一一对应,以求找出这个世界是否与前世的地理相同。

“嗯,前面的是常安,就是西安吧……,这里的襄阳后世也有……,这里应该是到了四川,不过这里叫巫蛊国……,这个应该是南方的少数民族了……,嗯,江就是长江了。”

“你在看什么?什么长江?”一声女声,吓了方立一跳。

张蔷吃过了早饭,拿来茶壶过来给方立倒茶,小丫头平时在外面也是蹦蹦跳跳欢实得很,但今日在家招待小朋友,又表现出一种主人或者大姐姐的稳重。把茶壶放在了书桌上,便看着方立,也许是因为方立看书卷看的痴迷,表现出不符合同龄人的成熟,张蔷便也郑重以待。

村里是有私塾的,只教些启蒙知识,读的起书的孩子,大大小小的不过几十个,还包括了相邻的几个村子的孩子。其实能读书识字的孩子,十个里面占不到一个,女孩子更是没有,张蔷因家里几个哥哥都读书,小时候也有跟着学了些,读写还行,便有些小骄傲。加上家里的崇高地位,平时在村里一帮孩子中是大姐大的存在,同时也是最看重有文化的孩子,于是今日对方立格外耐心些,若是放在外面碰到方立根本就不会搭理他。

方立看着微笑着的张蔷有些痴了,脸微微发热,暗道:“这就是我未来媳妇么?真好看,看来穿越了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至少能忽悠个漂亮媳妇来,这都能赶上我们学校的校花了,这搁前世,校花哪里是自己能够肖想的,可是在这里,只要自己略施小计便会轻松拿下……呵呵,呵呵!”

张蔷看着方立站在那里傻笑,不明

所以,便出声提醒:“哎,你没事吧?”

方立惊醒,赶紧调整好自己,道:“蔷姐,失礼了,我只是看这几卷书以前没有读过,便情不自禁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