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你要讲情,出门左拐(1 / 2)

快到傍晚时,天果然下起了鹅毛大雪。

王大娘冒雪前来,送上自己家熬的,热腾腾的腊八粥。

两个当家女人互相客气几句,锦小渔又回赠了一大碗,腊八这一天可算过去了。

次日清晨,锦小渔刚睁开眼,就觉察出了不一样。

一股子的冷气,顺着漏风的墙,钻了进来。

直勾勾就要往被子里钻,冻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顺着缝隙,隐约可见外边一片白茫茫,屋外晾晒衣物的麻绳上,还挂了连串拇指粗的冰棱。

“今年的雪,也忒多了一些,这场雪已经是第三场了。”

锦小渔呼出一口白气对云凤楼说道。

“嗯,想来明年会有一个好收成。”

云凤楼回答,又让她多睡一会,自己起来烧水。

“瑞雪兆丰年,古人诚不欺我。”

天气太冷,闲着没事,锦小渔就打算将买回的布匹裁剪了。

两小包子被拘在炕上,无趣得紧,于是玩起来王大娘昨夜里送来的一篮子红果子。

“阿娘,好酸。”

咬了一口,毛毛粉嫩嫩的小脸顿时皱成一团,五官都挤在一起了。

“这果子,不是这样吃的,乖啊,阿娘等会给你做好吃的。”

锦小渔憋住笑,放下手里的剪子,打算给这两小馋喵捣鼓些小零食。

王大娘拿来的,正是一篮子的山楂,说是他们家那两个不孝子拿回来孝敬两老人家的。

“那城里的贵人,都爱吃,我尝着没啥好味,送给你尝个鲜。”

嘴上说着孩子如何不孝,王大娘脸上却是真的开心。

锦小渔也赞她一句大娘好福气,把王大娘哄得心花怒放,直说小渔嘴甜。

嘴里哼着小调,锦小渔将红彤彤的果子倒进温水盆里淘洗。

果子大粒且饱满,看起来是王大娘精心挑选过了。

“瞧着最近吃的肉食有些多,孩子脾胃弱,怕是不好消化,可巧得了这篮果子。”

锦小渔匀了一半果子出来,吩咐云凤楼将果子对半切了,将热炕腾出小块地,留着炕山楂干。

“剩下的,可是要做些山楂糕?”

云凤楼问她,在军中跟着军医学过些皮毛,晓得这山楂糕,最是助消化。

“否,今日做个糖葫芦。”

锦小渔摇头,山楂糕多费人力物力啊。

云凤楼没听过这玩意,主要是本朝的糖,着实稀罕,一般人家也不会这样倒腾。

然在锦小渔的时代,冰糖葫芦,绝对是每个人孩童时代的白月光,朱砂痣。

放学路上,碰上有人拿着草把子,上面插满一串串的糖葫芦,身后尾随着嘴馋的孩子。

等回到家,便央求着母亲,给上几毛的零花,尽数都奉献在糖葫芦这里。

夕阳下,杜鹃啼鸣,嘎嘣对着糖葫芦咬上一口。

甜滋滋,又带着那么一丝酸爽,真是令人怀念的惬意时光。

做糖葫芦的诀窍,关键就是这糖的熬煮功夫到不到家。

若火候欠了些,这糖粘牙得很,过了那又不行。

最好啊,就是小火慢熬,熬到糖汁浓稠吐细腻的泡泡,能拉丝了。

熬糖的功夫,锦小渔不紧不慢削着竹签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