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赵自忠的问话,老爷子吸了一口旱烟开口说道:“那是当然。”
都得到了确切的结果,赵自忠顿时两眼一亮。
此时从小孩和老者的态度便可以看出,郑旭在整个下溪村的声望都是不错的。
“老爷子,我看这个叫郑旭的……貌似在村子里挺有名的?”
“我是外来的也不认识,您能给我讲讲吗?”
赵自忠端起面前的茶水笑呵呵的凑到了老爷子的面前,笑眯眯的开口问道。
原本赵自忠都已经做好了被老爷子一个白眼瞪走的打算了。
谁知道那老爷子一听到郑旭,顿时两眼一亮。
“这话你要是问我啊,那可就问对了人!”
“我家两个三个儿子,都是跟着小郎混的!”
“大儿子跟着小郎卖冰糖红果,一个月能赚到好几两银子!”
“二儿子跟着小郎种高粱,等成熟了之后也可以卖大钱,还能跟着小郎学做高粱红!”
“而我这三儿子啊,就更不得了了!”
“我三儿子本来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小猎户,但自从上次跟着小郎一起去县衙把那黑心衙役告入大牢后,那在村里的地位是一阵水涨船高!”
“从今以后,我三儿子可就是和郑大牛一样,成了小郎的左膀右臂!”
“现在乡里乡亲的,不知道有多少媒婆来给我家三儿子说亲,门槛都要踏破了!”
一提到自家的几个儿子,老爷子的神情中充满了骄傲。
随着老爷子话音的落下,赵自忠和张明远下意识的对视了一样,神色中尽是惊疑不定。
这……都是郑旭带出来的?
这小子是疯了吗?
跟着他混,一个月能赚好几两银子?
要知道,先前这些小村子的乡亲们,平日里靠着种粮食也就仅仅是能够维持养家糊口的程度。
就算偶尔有机会到了镇上,基本上也做不起来什么生意。
如果一年能够攒下来一两银子,那在村里都是值得令人羡慕的家庭了。
可是……这郑旭到底是个什么家庭条件?
跟着他混的人一个月居然都能赚到好几两银子?
给工人们开这么高的价格,他是疯了吗?
难道郑旭是真的自己赚到了大钱,想要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意识到这一点,赵自忠的心中不禁一阵感慨。
原本还以为郑旭是那种丢了良心的生意人。
但是如今看来,郑旭分明就是秉持着读书人安定天下的大义,在带着乡亲们过好日子啊!
正当赵自忠还想再问点什么的时候,却突然间听到了不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
“二叔!就是那两个人!”
只见方才跑走的几个孩子,此时带着几个大人朝着这边走来。
而那几个大人一个两个皆是手中拎着钉耙锄头,皆是面色不善的朝着这边望来。
看到眼前的这幅景象,赵自忠的面色顿时一僵。
这看上去……貌似情况不妙啊?
别说是赵自忠了,就连张明远都能察觉到来者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