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广袖(1 / 2)

第六章 广袖

山坡上,萧如眼中的颜色似乎比夜色还要深上一层。她所坐处高,附近局势几乎可以尽揽眼底,她目睹的是自有“辕门”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怠。

这一夜乍起骤吹的风狂奔了一个多时辰后,势道似乎终于渐渐弱了。文翰林见七大鬼果被文昭公侍童阿染一言劝退,眼中得色便又多了一分这一夜,到目前为止,事事俱已落入他的算中他先得借骆寒之力重创辕门中重要势力胡不孤之“秘宗门”;然后骆寒渡河,袁老大“长车”伏起,又是骆寒将之引入文府的埋伏,如今估计已损伤十之六七;最后又凭当年文昭公与张天师“龙虎山上三句话”劝退七大鬼,留骆寒一剑以应付可能马上即会反噬的袁老大,这一局棋他布得高明。

如今,“长车”已遭文府精锐与江南六世家、川凉会及毕结所建“反袁之盟”的势力困于对岸;胡不孤也正被毕结突袭于坡下密林;赶来驰援的华胄在石头城上遭赵氏二老困住,这图谋近十年的计划终于得逞他这么一个人,袖手江湖,岂能心甘有他文翰林在,又岂甘于让袁老大叱叱喑呜,横霸江南

今夜,一向威不可撼的辕门终于有了倾颓之势。他与金日殚和落拓盟三祭酒还困住了坐于茅寮上的萧如。这是袁老大最在意的女人袁辰龙一向于女色并无偏好,但萧如仅是一个“女色”吗

这也是自己一向难以忘情的旧好。文翰林长吸一口气,志得意满,望着坡下河水,长衫鼓胀,直欲蓬勃而笑。这下,萧如该知道他并不是一个萎弱的男子了吧纵势力雄厚如袁老大,还不是在这一局中遭他玩弄于股掌之上。

他回望萧如,目中含笑,道“阿如,袁辰龙已穷途末路,他的时日过了。你也都看到了,他不值得留恋。此情此景我也不强逼你什么,但你放手吧。”

茅寮上的萧如却不答,一双眼望着黑黑的夜与悄然流淌的河水,她的瞳仁是比黑夜更黑的黑色,那几乎是一种盲人的黑江湖危怠,宵小横行,这样的时世,令她如何不盲

只听文翰林絮絮道“你想想,袁老大这些年一共得罪了多少人无论江湖耆旧,还是朝廷大佬,都是他不该得罪之人。抑豪强,擅权势,别看他一向强横,倒他之心,只怕无数人心中蓄之久矣你不要怪我,我人在江湖,不得不尔。实话告诉你,这一次,无论秦丞相,还是李若揭,连同我们文府,都是打定了主意一力倒袁。你也看到,连金张门与落拓盟的朋友都已伸手。萧如,你放手吧。”

他说着说着自己心中似也振荡起来“我们文府和秦丞相、李若揭一向放纵袁老大,不肯联手除之,只为一向顾及他的威名,不是我妄自菲薄,实是谁也不想独挑上他,不想独面他最后的反扑。但骆寒孤剑之锐你也看到了,连今日的三波伏击都没能奈何他。袁老大轻犯淮上,已与他势成水火。就算袁老大不愿轻动淮上,金张门金兄此来就是逼迫朝廷让他出面以靖淮上局势的。他们已定了十日后紫金山上之约。骆寒纵杀不得袁老大,只怕也是两败俱伤之局。阿如,辕门时日尽了,这个男人靠不得。你收手吧。”

萧如在茅寮顶极淡极淡地扫了文翰林一眼收手收回她对袁辰龙的一腔倾慕收回她这些年那么多的等待与怅望收回沅有苣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于他危怠之日远避开那曾让她一见心动的这纷扰人世中难得的一点儿郁暗的光彩退回平庸,与小人为伍她哧声而笑。翰林呀翰林,原来你并不懂我,你叫我如何收手重拾当年婚约,不计你通婶之嫌,与你同归湖州那样的收手之后的生又有何益

文翰林面上容彩一灿,接着道“何况,这些年他对你也并不好。不说别的,他不愿深结秦丞相与江船九姓之怨,甚至一直都不肯给你一个名分。阿如,我其实知道,虽潇洒如你,也是渴望着一场结缡永伴的姻缘。所以是他不仁而非你不义。阿如,我对你是真心的。”

这话从他口中说出大倒是不易。萧如明白,所以心里有那么一点点感动。但她心中一痛文翰林所说,正是她心中这些年深藏心中的最深的痛。她知道袁辰龙并不像自己在意他那么在意自己,他心中装得最多的是他的大事。

她掉过头,望向建康城方向,那里,有她不计名分相随了已十余年的袁辰龙。只听她道“可我如何收手这个时势,能让我看得顺眼的人不多了,而他始终还是个英雄。”

文翰林心中一怒“英雄英雄是用来给人们油煎火烹的。”

萧如目光有些哀怜地看向文翰林“也许你说得不错。但无论如何,像我这样的女人,还是倾慕于英雄的。而你,翰林,无论你如何得意,以后如何努力,如何金紫加身,又如何势倾天下,有一件事你永远变不了了你始终不过是个小人而已。”

她这话说得极轻,但语意极重。可这么重的话出自她的口中,反倒似有着一份慈悲之意。文翰林心中所有的得意都在这个他所在意的女人片言之下瓦解粉碎她如果出言只是为了讥刺自己,只是为了伤他,那他还可以用他一向的自傲防护他那颗在极深处仍旧极敏感的心。但她口气里的慈悲先瓦解了他心头所有的防卫,让那一讥一刺长驱而入,直剜入他的心底小人他生来就想当个小人吗她该看看这是个什么时世。千百年来,中国人都是在权谋倾轧中过过来的,项羽已死,能活下来的是刘邦。可正因她不是讥刺,只是诉说一个真相,用一面镜子让文翰林照出自己,让他自己的尊严向自己的心做最强烈的自刺,这反省之痛才更让文翰林无从闪避。

文翰林自己也不愿看到这样的自己。

说起来,“袖手谈局”文翰林在江湖中时时遭人谀陷的倒是他的君子之风。但他鄙视他们以自知自己是个“小人”的心态鄙视他们。而袁老大辈视他为小人,他也在心底反讥笑他们以“小人”的心态讥笑他们。只有萧如,只有萧如能够这么深地刺伤他。文翰林心中大痛,痛极而怒,他忽一拍掌,两袖相搏,一声脆响就已在他掌间震了出来。

那声音听来不大,却所传极远,这是正宗的文府心法,文翰林就是凭这“玉堂金马”心法以驭“袖手刀”“淡局步”和号称“玉堂金马九重深”的真气独步江南的。他神色一肃,冷哼一声“杀”

他那一击掌后只听到从这山坡之上到对岸疏林和坡下树丛中的道路沿途断断续续地响起了一连串的击掌,似代他传令他已命毕结与文府精锐尽折胡不孤“秘宗门”与袁氏“长车”

坡下果有一声声的惨叫传来,文翰林还在得意而笑,金日殚却忽然失色而愕。

坡下密林中毕结闻声一振单以文府人马,此次伏击辕门原本不足。他们为图必胜,所有精锐之师几乎已全压在对岸困杀“长车”之阵中。他所仰仗围袭胡不孤与“秘宗门”的人原是秦相在北使伯颜手下借用来的“金张门”下的二十余个高手。

胡不孤一闻“长车”有警,看到萧如在山坡上绿帛磷帜,就带人奔袭坡上以救萧如。他欲救出萧如后过河同助“长车”。今夜辕门中伏,以他谋算,已知只有暂退方为上策。

但他才到坡下密林中,就已中毕结之伏。好个胡不孤,预警在前,先已飞身而起,直击毕结,拖着受骆寒剑意侵伤胸前重穴之伤以一人之力飞袭迅击,攻得埋伏的毕结与“金张门”高手都有些猝不及防。他的“吾道不孤”与“匹夫真气”已倾力而出,如此他手下“秘宗门”残余的不足二十之好手才有机会护住十七八个受伤的伙伴,于密林中布阵自保。

“秘宗门”的暗伏果然了得,只见他们在林中才得成阵,就已足以抗拒“金张门”突然之袭。胡不孤本只要退回阵中,得“秘宗门”之助,两势相辅,必然势张,但毕结却已困住他于秘宗阵外三丈之处。

那边“金张门”与秘宗子弟已陷入惨烈搏杀中。“金张门”高手果然不俗,加上“秘宗门”遭骆寒重创在前,所以深林密斗,战况极惨。胡不孤一颗大头上冷汗滴滴而下,他已认出出手的乃是北朝强手,一双小眼紧紧盯着毕结,忽开口道“文府这次算计很深啊。”

毕结哈哈一笑,双眼却紧盯着胡不孤碎袖中的一双手,不敢稍懈。

胡不孤冷然道“但你毕竟是外姓之人,纵亲为文昭公前辈外孙,全力相助文府文翰林,也不过为人作嫁衣而己。”

毕结神色一寒,他不是甘居人下之人,这话自然也说到他心里。但他也是分得清轻重缓急之人,自懂得一时隐忍,徐图大业,怎会为胡不孤片言所动口里淡淡道“胡先生看来是伤得不轻,不只身手有碍,连脑袋也糊涂了。我和翰林兄谊属至亲,我们的家门之事,就不劳先生操心了。”

他年纪不大,但一身功力承袭两家,虚其心而劲其节,当日与耿苍怀一较,已显其不俗。胡不孤双手中指在袖中往复掐算,却也算不出如何出手才能在这少年手下率众逃出生天,何况,林外就是文翰林布就的天罗地网。

他们就这么冷冷对峙,俱欲图以一击搏杀对手于顷刻。只见毕结额上的疤痘在隐约月色下清晰可见,一张脸上却血气渐盛。胡不孤那一颗大头却在这初冬的冷风里冷汗滴滴、滚滚而下。两人俱在算计着对方的疏漏。

他们忽然出手,空中只听砰然一响,他二人却已一击而退,稍一喘息,一个辕门高士,一个名门少俊,就已再度跃起,往复对决,不肯稍退。

华胄却是悄悄地溜下石头城。他适才侃侃而谈,以一席言熄尽宗室二老争雄之心,局面看似平静,但他心里的紧张只怕较被伏之米俨、常青与胡不孤犹甚。只为他知道,能不能一挽辕门颓势,此时此夜,只有靠自己了。

他先悄悄潜向他估计胡不孤被困之密林,然后就见毕结与胡不孤正在林中树端往复对决、生死一战。他先不助胡不孤,却盯着“金张门”高手,有一晌,确定再没埋伏后,忽手指一弹,手中一枝刚折下的树枝就势如利箭般向最边缘处那个金张门好手腰间射去。

他算计极准,这一射正赶上“金张门”与“秘宗门”对决的呼喝之间,没人能分辨出那树枝破风之声。那人腰间一痛,身手稍慢,已为一“秘宗门”弟子斩于刃下。那“秘宗门”弟子都一愕,万没料自己本居劣势,居然会一击得手他和“金张门”之人都不曾察觉已有外人赶来。

华胄悄然潜行,每一出手,都是借“秘宗门”子弟杀对手一人,“金张门”下也就察觉不出林中对方援手已至。

他这番暗袭,一连伤了“金张门”下六七人,阵中局势果然逆转。毕结也觉出不对,“金张门”下高手生性强悍,犹不肯求援,攻击正猛。毕结得一击之隙,扬声高啸,欲向坡上求助。

坡上的金日殚也已听到那连连惨呼倒地的正是自己手下,面色一变,一跃而起,就向坡下林中扑来。

他这一跃,姿势极怪,竟像是要扑上一匹狂奔的烈马。庾不信手下“落拓盟”三祭酒相顾失色,一人道“果然是搏兔图中的功夫。”

另一人却道“怕是庾大哥也无这等凌厉。”

他们三人面呈忧惧。“落拓盟”与北朝向为强仇,见到对方这等高手,自然深惧。

华胄身在局外,自然眼观六路,一见对方援手将至,忽朗声一笑,所挟阔剑长击而出。他所习本为“一发剑法”华胄的剑术是习于一个中原名师于南渡之后,连他自己也不知这剑术何名。问名时,师父曾目凝远方,喟然叹道“青山一发是中原,国已亡,剑何名如必欲名之,那就叫一发剑法吧。当今天下危殆,千钧一发,我也望你姿质超卓,在习成之后,可以以这一发之剑,心系家国,为天下赢得一发之机。”

华胄艺成已有十有七年,多年砥砺,他自信剑术已远胜乃师。名成之后,也屡败名家,号称剑艺之术,独步江南。这一句可不是他自诩,而是袁老大说的。袁老大一向很少赞人,他原话是这样的“华胄以阔剑行这一发剑法,妙得神髓,独占机先,朴质凝重,灿然华朗,一发不可收拾。就剑术之一道,就算把我袁某人算进去,他也称得上独步江南了。”

所以胡不孤会给他起了个诨名叫作“不可收拾”,既指他的性子,也指他的剑法,都是“一发不可收拾”。此为辕门内经典隽语,本为闲话。却说华胄这一剑刺出,典雅朴厚,大方周全,果非凡俗能比。林中“金张门”高手只觉眼前一亮,因不曾提防,一接手间就已被他伤了三人。“秘宗门”趁势反攻,又杀二人,“金张门”只有后退。

“秘宗门”下已认出来人是谁,心情大安,喜道“华公子”

华胄已冲他们喝道“退”

“秘宗门”下应声而退。

然后华胄以阔剑飞扑毕结。以他与胡不孤之交,相知极深,一望之下,就知胡不孤在骆寒手下受伤非轻,又于陷伏之初,逆行血脉,独抗毕结与金张门高手,伤势郁结,此时已是强弩之末。

毕结未料他来,一接之下,已遭他一剑击退。“秘宗门”弟子已向秦淮河畔退去。华胄伸手一拉胡不孤左臂,喝道“退”

两人把臂而退,胡不孤在疾拂过耳边的风中道“还有萧姑娘。”

华胄沉声道“坡上有金日殚。我无把握胜他,何况好像还有落拓盟的人在,他们也没一个是好果子。文翰林绝不会伤她,咱们此时救她不得,先图与米、石相会,速退虎头滩才是唯一的上策。”

身后毕结却已疾追而至。华胄与胡不孤心意相通,他们并不松开把臂之手,以华胄为轴,他手臂一悠,胡不孤已呈弧旋起。这一势极快,两人与疾扑而来的毕结几乎碰了个对面,

毕结身形一滞,然后胡不孤出右手,华胄出左手,齐攻向毕结。毕结硬挺一接,哪知他二人内力原有相通之处,水火相济,坎离同汇,这一反一正、一奇一变之力登时压入他胸中,毕结不由得当场呕出了一口鲜血。

华胄一击得手,并不乘胜追杀,反一拉胡不孤,两人仍向河边退去。

身后已闻怪啸连连,那啸声如响自塞上沙场的兵戈之声。华胄与胡不孤神色一变,华胄已低声道“高手”

胡不孤道“金日殚”

华胄道“不错,你先走”

他左臂一抡,胡不孤已追上江边秘宗子弟,他们正在等他分派。当此危急,胡不孤只有咬牙道“渡河,与长车相会。”

秘宗弟子惯习秘术,俱是游泳好手,闻言已携受伤同伴下河泅向对岸。胡不孤回首望向已反身向追来的金日殚疾扑过去的华胄,华胄一身华服在风中飘拂。他深知华胄根底,听适才朗啸,已知虽高朗如华胄,只怕也已遭遇平生大敌。华胄已厉声道“你退,助长车,退虎头滩,别管我。”

胡不孤暗暗一握拳要说辕门有什么可以让他这一个久经砥砺的老狐狸也甘于效死的,除袁老大的抱负,就是兄弟间的这一点儿血性了。但此时不是搏命的当口,他不再回头,扑入江水,向对岸泅去。

耳中只听华胄已与来人接手,那人喃喃不知说了些什么,似是北朝土语,华胄却朗声高吟道“本为贵公子”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华胄一向极爱这首陈子昂的感遇,也的确与他情怀和出身相称“西驰零丁塞,北上单于台。登高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能惧罗祸,磨灭成尘埃”

石头城一夜冬风冷,华胄阔剑华服,力斗金日殚于秦淮水畔。

萧如坡上闻华胄放歌,就已心头大定。她知华胄才调,论武功虽不见得辕门第一,较“双车”之锋锐犹有小逊,但其智谋胆识,足以担负今夜大事。她抖抖袖,竟在茅寮上笑了起来。她笑得似很开心只要不是全军覆没,辕门一向并不怕暂败。

文翰林怒道“是华胄姓赵的两个老儿在干什么以他们一身修为,合力出手,连辕门右士都留不下来,还和袁老大斗个什么斗”

萧如一双眼却有些悲悯地看向文翰林,淡淡道“难不成这世上只有强权武功吗他成功了华胄本善用攻心之术,也不枉他事先找我问询琢磨亡国之义”

文翰林神色一愕,已听华胄在坡下咳声大叫道“拔剑起蒿莱”

萧如却在茅寮顶低吟。她的语音细不可闻,但意兴萧飒,虽为女子,这番低吟之下,却吟出一种跃马壮夫也不能比及的气概。

她目光微扫,却见“落拓三祭酒”闻声眸中似大起知音之感。文翰林冷冷道“陈子昂偃骞至死,这句子,还有什么念头。”

萧如掠掠鬓“于国自当以生死报之我虽不是什么奋志报国之人,但好多事,翰林,你原是不懂的。”

坡下剑风激荡,华胄之阔剑奇彩颇盛,夹在他朗吟高歌的击刺中,只是,他也已受伤金日殚果为好手。

一炷香工夫,对岸忽有“长车”欢呼声起。看来,“秘宗门”与“长车”已然会合。萧如脸上浮起丝笑意。

文翰林面上却阴晴不定。今日之事,功败垂成,就是败在那赵姓二老的手里。他的牙齿恨不得咬出声来。但他不能不惜文府精锐。知“长车”与“秘宗门”虽伤病过半,但对岸己方之力只怕已不足将之围歼。咬了下牙,他一拍手,喝道“撤”

有人把他这下特殊的信号一声声传出,果然对岸疏林中,就见两拨人马分头而退。残落的“长车”和秘宗门子弟已向虎头滩方向退去。

坡下剑影忽散。夜黑林遮,他们也看不到金日殚与华胄对搏的状况。

不一时,一个人影腾跃而归,却是金日殚。文翰林询问地望向他。金日殚一挥手,他颊上也有新伤“我伤了他,他正向下游逃去。”

至此微顿。他解释道“我如出全力,也许可以杀得了他。但因克日可能要与袁辰龙一斗。他这个手下右士,功夫果然不错。我现在,还受伤不得。”

萧如抱膝望月,得知华胄已全身得退,似全不觉自己孤独无助之境,脸上只见安然。

走了都走了,这喧腾近一夜的秦淮河与石头城又恢复了它惯有的岑寂。毕结已过河收束文府之众。“长车”、“秘宗门”、胡不孤、米俨、常青、华胄退避虎头滩。这里,只剩下她一个女子坐在黯黑的夜里,独面对方五大高手,抱膝待旦。

文翰林已恢复平素的脸色,拂了拂袖,似要掸落这一夜的灰尘,重现他文士风流的洒然之态。只听他口中脱略道“罢了,虽未竟全功,但能这样,也不错了。”

只听萧如在茅寮顶开口道“你们这次一意伏击,是想推袁辰龙下马,以期执掌缇骑吗”

文翰林情知不必对她隐瞒萧如一向是个聪明的女子,但有所猜,无不中的口里答道“不错,我们只须把他江湖上的势力挫败杀散,朝中则自有朝中的手段,他这缇骑统领的位子也就坐不住了。”

萧如微微一笑“可辕门就是那么容易摧败的吗”

文翰林望着萧如的眼,柔声道“阿如,我知道你现在很伤心。华胄救胡不孤、解长车之围,逃窜而去,他们明知坡上还有你,却弃你于不顾。他们,也确实薄情寡义之至。你也该看清辕门之为人了。”

萧如望向建康城方向,她不屑辩答。文翰林就是文翰林,哪怕自己是他最在意的女子,只要一有机会,文翰林还是会想法儿来刺伤她的。

她是伤心,但也不伤心。她知道,就是袁辰龙自己来,如当她身处困境之时,也是可救则救,不可救的话,他顾及大势,纵心伤如沸,也不会救的。

她微微抬起眼,欲追逐天上那风吹云散后露出的一两点星星谁叫,她爱上的就是这么个男人呢他是会把身边所有一切都裹挟入他的大事的。为了大事,他可牺牲一切,甚至包括他自己,何况自己是“他的女人”。他不会想到萧如也是一个人,一个能独自生存、独自判断的女人。如果她爱他,在他看来,就注定该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托付入他的那些大事的。

所以萧如独居晚妆楼。她不去临安。她虽看重袁辰龙,但她也要保持自己有一个独立的姿态来坚持这种看重。她不想因看重而追随,因追随而自丧,而自丧后唯有一个姿势,那就是仰望。

而仰望那是她不要的。她肯仰望的,只有这样的夜与这样的天空。这样的天空下,她与袁辰龙一样是在这世上挣扎折挫的人。她好想在这样的夜中他能平等地、忘却他那些大事地和她共坐一次,哪怕如凡夫凡妇,哪怕不再有什么激越跳荡,那也是一种由于对方的尊重而印证出自己存在的踏实的爱。

萧如轻轻叹了一气,四周林木幽深,对岸田野冥寂,她这萧梁遗孤心里那么忧伤地感叹着人生之无常、所欲之难得、繁华之易散、挚爱之不可追哪怕是你那么坚持的梗梗的爱、那么渴望过的一场红底金字一切最后只能消沉如六朝遗迹。

文翰林望着萧如,羡慕于她那种清独的自认,这羡慕更让他想可以就此双臂延揽、拥之入怀。只听他温柔道“阿如,下来,咱们一起走吧。”

萧如坐在那茅寮顶,她真爱这样一个夜,真爱。哪怕只是在这夜里感想那一段她永难得之的情感。她叹了口气,但这人世,英雄期而不得,小人常环己侧。高华梦破,一个女子发觉纠缠于自己身边的只有这些琐屑。

她厌于这些琐屑。好多次,她都想与辰龙月夜奔举,升入烟霭,哪怕就此各居一星,永隔河汉,也可摆脱尘杂,洗心相伴。

但那只是一个最幼稚最狂妄的梦罢了。她回过头,身边,原还有秦相、金日殚、文府、翰林这种种挥之不去的琐屑纠缠。

萧如低声道“是该走了。”

她语意飘忽,文翰林也猜不透她想什么,柔声道“阿如,你也不必那么伤心,别恨那姓袁的了,咱们过自己的日子。”

萧如微微一笑,从怀里忽掏出个大红庾帖,拿在手中略一端详,就双手把它轻轻撕成两半。

那两片红纸就在茅寮顶轻轻飘下。她广袖翻飞,如欲乘风而去。这么样的她曾无数次渴望的红底金字的爱,当此穷途,细想起来,又算什么呢她本一向脱略行迹,今夜,就将这八字庚帖也看淡了。

“我是恨他从不曾顾我。”

“但我也不会跟着你走。”

萧如轻轻道“我可不是什么弱女子,哪怕独隐山林,我也还有那个自恃之所在。”

她一跃而下,终于沾了那个她似一直不愿沾足的地面。

文翰林神色一变,他知萧如之能,可不想被她就此托辞而去。也许她还会复出,再助袁氏,以她之能,那必为自己日后心腹之患。

只见他面色一凝,冷然道“阿如,此情此景,我就是想放也不能放你走了。”

萧如有些含笑地看着他“我就是从此抽身事外也不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