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七十三翁旦暮身(2 / 2)

只听那老人用沙哑的口音念道。那声音好像北邙山上的老树风响,听得人心里都荒凉了。然后他轻轻一叹“可又有谁,生得正当意趣时,会省得回头呢”

他拍拍那外乡人的肩“年轻人,得回头时好回头了。”说完,他挟着个梆子,起身就要走。那外乡人听他说话只说了一半,不由得好奇,叫道“老丈”

那老人已叹道“你还想问什么你是想知道当年余国丈的事吗那段血案,如今算来已整十六年了。唉,就是当初造这个巷子的余国丈,他做了这么个轮回巷,可他本人也不懂得及时回头呀。”

那年轻人奇道“余国丈”

只听那老人嘿然道“别跟我说什么你不识得余国丈,虽说此事已过了一十有六年了。但年轻人,我认得你,你今天傍晚站在天津桥头,天津桥上就出了场刺杀之事。你既为余国丈报了大仇,为什么还不走虽说那仇不是杀一个于自望就可了结的。洛阳城里轮回巷,轮回巷里好回头呀”

说完,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巷中竟似又有一片轻烟升起,那外乡子弟摸了摸自己的额头,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酒醉后做了一梦。

这一觉,那外乡人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起来后,他才想起昨晚那梦游似的经历。正好小二进来送洗脸的热水,他心意恍惚,顺口问“这洛阳城里果真有个什么轮回巷吗”

那小二笑着点点头“这可是有年头的掌故了,客人从哪里听来据说,有些夜晚,陌生人被那巷子迷住了的话,会总以为那巷子是直的,走啊走啊走不到头。偏那巷子里又只有一个门户,于是生出好多怪异的传说来。客人,那也只是传说,当不得真的。”

那年轻人正在擦脸的动作不由得停了下来原来,昨晚自己所经,并不是酒后一个荒诞的梦。那小伙计看着他刚拭净后的英挺的脸孔,心里不由得一声轻赞。他心下看得舒服,口里也就乐得话多一点“那轮回巷据说还是当今圣上的国丈余国丈在世时建的,稀奇古怪,大家都不知他建这么个怪模怪样的巷子做什么,只听他说自有深意,自有深意。唉,那巷子自当年余国丈遇害,家里人突然暴毙,空荒荒的,没人住也很有些年头了,仔细一算”他掰了掰手指,“也好有十六年了。”

那外乡人一怔“余国丈遇害”

那伙计一笑,看看外乡人的脸,断定他还是个踏实人,才把嘴凑上来低声道“客官你别跟人提是听我说的。据说,当年余国丈遇害,跟昨日天津桥上遇刺的于自望大有关联。那余国丈原是当今圣上当年最宠爱的妃子、昭仪宫余淑妃的生身老父。老头儿五十多岁上才有此一女,一向爱如珍宝。他女儿也争气,才十六岁,就进了宫,入宫即受宠,后来前一个皇后去世,她又被册封为皇后,她的老父也就自然成了国丈。但她命不好,封后十七天后就谢了世。皇上感念旧情,对余家极为照顾,可余家在七个月后也无端地就遭了灭门惨祸。惨祸发生时正值余国丈七十有三的寿辰,听说他死前还作了一首诗,到死时还放在翰墨林装裱着没来得及拿回来呢,里面有一句叫七十三翁旦暮身,这可不是一语成谶说来恐怖呀,他全家人都是莫名其妙地一夕之间就丢了人头。有贺寿的第二天去,只见满庭满院的无头尸首,那贺寿的看过后都吓疯了。据说,那昨日刚被刺杀的洛阳府尹于自望本来也姓余,和这余家还有着什么亲戚关系,自余国丈遇害后,他就改姓于了,官也从外县九品一擢而升为正五品,直到前两年还把官做到洛阳守,提点洛阳城了。这可不是升了客人你听了就听了,可别到处乱说啊。我总估摸着昨日那于自望的死跟这事儿还有关联,但这只是我们洛阳城里底下的苦哈哈们的闲传,也没个影儿,开不得玩笑的。何况这两天只怕风声紧对了,客官,你是怎么知道轮回巷的”

那外乡人怔怔道“我昨晚就走到那儿了呀,一进去里面就蓬起一片烟,还碰到了个老人,说了些怪话”他话犹未完,已被那伙计瞠目打断道“老人什么样的老人是不是个看着好老好老,膝盖都像直了的,提着个灯笼的人”

那外乡人点点头。那伙计脸就白了“妈呀,看来是真的,人家传说每到春三月月损之夜就会有余国丈的冤魂归来还魂,那事儿竟是真的”

说完,他看了这个外乡小伙儿一眼,虽对他相貌颇为满意,犹怕从他身上沾上了那冤邪鬼气般,再不敢搭言,提了那壶开水就急急地往外去了。

那外乡人不由得哑然失笑。他行游万里,见识极多,自不会信这些鬼神之事。心里略搁了搁,也就把这一夜奇遇的事撂下了。

说是撂下,可他那日吃中饭时,没事儿和另一个店伙闲聊,不由得又问了点儿那个余国丈的事。余淑妃封后的事在洛阳人心中似乎大是自豪,余家也遗爱颇多,所以至今还有人惦记着,那店伙闲闲说起来时话里还有一丝惋惜的口气。

吃罢饭,他又去马棚转了转。他乘的马儿极佳,风骨殊骏,竟是一匹上好“斑骓”那马儿的右腹上明显地有一条条明暗相间的黑赤花纹,隐如龙鳞,一看就知是塞上名驹与野马杂交而生的良种。那外乡人似极疼爱那匹马儿,这几日虽不太用得着它代步了,却也特来照护一番。他随身带有一个长囊,囊中装了一把剑,这一马一剑似是身无长物的他最在意的两样物事了。他照看过马返回房中后,就在那长布囊中把那把剑取出。剑长二尺有三,剑身不阔不狭,极为古朴大方,他看了剑柄上的两个字,心思竟似痴了。那两个字字迹雅秀,分明就是“韩锷”二字,这也是他的名字。而这两个字,还是她方柠三年前亲手给他刻上的。

他凝目剑锋,锋上青寒一片,他此剑名为“长庚”。可“长庚”虽利,能斩决千兵万刃,却如此情思何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