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玉娘湖上月应沉
“韩锷已经出了花萼楼”
太子贽华面沉似水。
“是的,他已经出了花萼楼。”
今日是万寿节,嘉福门内,长乐殿中也正自设宴。此宴中人却多是五监九寺的官员花萼楼与长乐殿,今日宴请百官的宴席却开设了两处,由此也可见出东宫与仆射堂对立之势。五监九寺中官员多有内官,所以他们也一向自成体系。东宫太子在皇上于花萼楼中起驾去后,先逡巡了一刻,就来到了长乐殿中。他本要陪在皇上膝下承欢,皇上却叫他退下了。他无暇思量什么父子情薄,因为他今夜原有大事。只听他低声与前来报信的人道“那,宫门外对付他的人已准备好了吗”
他手下点点头“太子放心,诸事俱已妥帖。”
太子贽华一皱眉“可是他手里那支剑”
最让他顾忌的还不是余小计的身世,而是韩锷手里那支无惧无忌,独荡八荒的剑。他居然可以以此一剑独开西域之基,如此能才,让东宫太子如何不心惊他身边陪侍的就是太子少傅杜香山,也是洛阳杜家的人。只听他淡淡道“太子放心,韩锷的剑如今只怕也利不起来了。”
东宫太子一“噢”,奇道“那是为什么”
杜香山淡淡道“技击一道,原是逞一身之勇而得其利。他以前人在网罗之外,当然无惧无忌。可如今他已入长安,身陷秩序轨则之内,顾忌既多,剑锋何得再利太子宫中,四皓老与不测刀卜应兄、双刃韦铤兄以前如与韩锷作对只怕未免不利。他们在技击之术上原相差不多,让他们可惧的是韩锷那一份脱逸之势,那却是得之于技击之外的。可如今,他脱逸之气已去。所以,太子请放心,他赶不到思子台的,就是赶到了也没有用。”
东宫正自心下疑惑,没有全懂,忽又有人急步走来,低语禀道“已经传报,韩锷斑骓已驰出了安上门。”
安上门外,就是宫城之外了。宫城之内,如今为肖珏与紫宸所禁,东宫想要谋划什么,尽多掣肘。但宫城之外,嘿嘿,就是他与仆射堂相争的天下了。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是一首旧诗。要描述长安城中万寿节这一夜的富庶风流的景象,也许只有苏味道的这首诗可以仿佛一二了。
才刚入夜,东市之内,就已人影幢幢。小计刚到的时候心中还稍有不乐锷哥又被他那些朝廷政务牵绊住了,可他此时也已明白韩锷目下身陷长安,到底是为了谁。所以虽怨他锷哥,私底下却是懂得的。
今夜东市灯火通明,因为是万寿节,大家尽可以借了题目来敞开自己的快活。时不时各处还在放着焰火,当真千枝火树万朵银花,小计慢慢看得眉开眼笑起来。
此时东市之内,却已暗布了连城骑中的十二胆卫。乌镇海身当官职,无暇分身,但知道小计要到东市来玩,所以这里设防也最严。但他们的保护是看不到的。余小计看着四周热闹情景,心道锷哥现在要在这儿就好了。他知道韩锷也不是不爱热闹,他只是不知道该怎么玩儿,也不知道如何与人亲近。
小计心里想起那天的话,其实又何必锷哥现在是为了自己才被迫滞留长安的,但所谓皇后之子,又与他自己有什么相干呢让他担心的却是锷哥最近的疲惫之色。这疲惫之色别人看不出,他可是看得出来的。终日辗转于东宫与仆射堂的势力倾轧之内,何况中间还有个紫宸,锷哥的日子想来不会很舒服吧但这世间的事本是权衡博弈之局,这本非锷哥所长。锷哥可以做事,但,最好是虽艰险但目的明确的事。这朝廷政局,原是要甘于舍弃,视天下如棋子的人才能做好的。不说别的,小计这些日子只觉得,连锷哥身上那一向凝聚的坚挺凌厉的剑气似乎都有些耗散。就是这一点最让他忧虑。
今夜之后,他也许该跟锷哥说他想让自己知道的自己都知道了,他想让自己看到的自己也看到了小计想起太极殿上皇上的面容,却全无亲近之感。他现在只想回军中。他们是男子,一个男子最好的归宿也许就是永远的边患与永远的开边吧
可前面一处光景吸引了他。只见东市靠南边的入口处,这时清出了好大一块空地。那地界做了一个灯山,各种奇样花巧的宫灯叠楼架屋地扎成了一座山,当真灿烂。那里还在放着烟火,四周人影幢幢。那烟火放得也大是有趣,从几米高的高处,整个拉开一扇屏,那屏风上密布枝叶,有好多花草,小计走近了些,却要看那烟火怎么放。他挤进人群,却见那放烟火的人已点燃引线,接着,十几米宽几米高的一个架子上,就似飞瀑流泉般地展开了一道银瀑,星光飞溅,小计不由得惊喜交加,不自觉张开了嘴,拍起手掌来。
他身边的李大哥虽久历世面,却也不由得瞠目称奇,喃喃道“这样的奇技淫巧,一定不是民间可为。这一定是宫中匠作监的手笔了。”
余小计出身大荒山一脉,感觉原就要比一般人为灵。他一听到“匠作监”三个字,心头忽然一惊。他脸色微变,已觉四周隐有杀机。他低语了一声“李大哥,咱们走,有问题。”
他一语才罢,已觉身边人虽多,还是有人无声地悄悄向他们身边挤来。他一拉那李华的手,就向外挤去。李华身列十二胆卫,本是技击好手出身,又身经百战,一语提醒,已自警觉。但四周声音太杂,他也无法发出事先约定的暗号。他拉了小计只想快走,可四周之人太多,怎么也走不快。
余小计正要施出身法,忽觉手被李华用力一拉那李华身材壮健,一步就已把小计环到自己身后。他这一突然错步,小计已一惊,接着,却惊心地发现李大哥胸前,已露出了一截匕尖。他才要惊叫,李华双手一抛,忽已把他抛入空中,掷向人群之外,然后李华一回首,一把拧断了暗袭自己的人的脖子。人群中有两人就要向小计落身处涌去。李华忽一伸臂已拉住了一人的领子,那人回身一打。李华合身一抱,把那人死死抱住,胸口的刃尖也由此插入那人心口,他反臂一拍拍向自己背后,那刃芒竟贯穿他的胸肺,直插入那人心脏。
余小计在空中看得热血一涌,只见李华最后向自己望了一眼。他已叫不出来了,可那一眼的意思分明就是让小计快走。四周人声喧嚷,那火树银花太明亮了,反没有人注意到身边的异动。小计只看着李华的身影无声地扑下,没入人潮中。
这分明是筹划好的刺杀那匕首似是小计见过的“龙门刺”,那是龙门异中的独门兵器了。可这场景的布置分明得之于匠作监,东宫今日分明已令各部全力出手
余小计的身形才腾出人群外,已有三人在他落地处等着这是完美的围袭,余小计躲他不过。
可这时,忽有人影闪出,他一人先于小计直压向那三人挺向空中的兵器,那是十二胆卫中的吴亮。他在空中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一腿踢飞了小计,把他踢向左首。然后,他突然而落,全不管扎穿自己身体的利刃,双手已自一挟,一挟就挟住了其中一人的脖颈儿,后面双腿却也夹住了另一人的头。那二人大惊,余下一人不及追击小计,一刀突闪,就向他腰间劈来。那胆卫吴亮却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空中身子突旋,手足一绞,只听得低微的咯嘣声传来,那是他已绞断了那两人的颈骨。可那一刀已然劈下,吴亮的身子被斩为两段,可他的手与脚还各卡在被他绞断了颈骨的两人身上,再没分开。
余小计目眦欲裂。他一落地就要回奔相救,手却已被等在那里的赵卓牵住。他被赵卓把身子一送,已送上了一匹马的马鞍。赵卓用力在那马臀上一击,那马已惊驰而起。
四周都是行人,还有小商小贩。夜很明,那是灯明,但灯光下的街市中人群处其实很暗。余小计才待扭身,却见赵大哥也腾上马来,却把他的身子一压。余小计耳边只听得暗器破风的声音,然后听到赵卓一声低哼,知道他已受伤。小计才待挺身出手,可他对付这稠人广众中的围杀全无经验。却觉赵卓把他的脖子一按,余小计整个人忽被他塞入了马腹之下。赵卓却昂坐马上,加鞭疾驰。这里本近东市南边的出口,余小计身在马腹之下,此时才得出刀。他怀里一直揣着锷哥的短匕“含青”,他的刃短,但他匕尾缠得有丝索。赵卓手里的一根套索也远攻近袭,飞快地已带着小计冲向了东市南面的出口。
他们才一到出口,那面却有几匹马儿和七八个才赶到的胆卫已在等着。赵卓手一挥,小计已被他掷出,被那边胆卫接个正着。余小计还不及说话,人已被一个胆卫拉到马上,向南疾驰,他回头一看,却见赵卓重伤之下,忽有一道刃芒飞起,赵卓的头已飞了出来。
东市之外,光线本就已很暗,那头溅着血飞向暗处,赵卓的眼却还怒睁着,看着小计奔逃的方向。
他是死士,他们可以刺杀小计,但他死也不会让敌人得手的
连玉传令派出的人赶到太平坊漠上玫的住处时,突然发现,这里情形不对
那是一个花园,不大的花园,可园中此时枝叶凌乱,分明藏得有人。
他们连这里都知道了韩帅知小计思子台有警,就要请漠上玫出马以助一臂之力。
报信的人在连城骑待过,知道那个女匪的实力。他知道自己要传的信极重要,才待开口示警,同时也扑向那个还点着灯的房间,这时脖子忽被一根绞索套住。那龙城卫兵士拼力挣扎,可口里开不出一点声音来,他听着自己的气息越来越短。